65岁大爷锻炼时心梗去世,提醒:上了年纪后,锻炼牢记“3不要”

2024-05-06     大咖医生谈

原标题:65岁大爷锻炼时心梗去世,提醒:上了年纪后,锻炼牢记“3不要”

65岁大爷锻炼时心梗去世,提醒:上了年纪后,锻炼牢记“3不要”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分享更多的专业健康知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感谢您的支持。

“哎呀,怎么又忘记带手表了!”赵大山摸了摸空空的手腕,心情略显沮丧地出了家门。

“哎呀,怎么又忘记带手表了!”赵大山摸了摸空空的手腕,心情略显沮丧地出了家门。

这位65岁的退休邮递员,每天一大早就去附近公园跑步,锻炼身体,保持活力。

今天的阳光特别灿烂,不过对赵大山来说,阳光的明媚不足以驱散他内心的一丝焦虑——他今天感觉自己的体力不如往常。

跑步对赵大山来说,既是日常的锻炼,也是与老友们社交的方式。他们常常在跑完步后,一边喘着粗气,一边谈论着花花世界的大小事。

不过,这种几十年如一日的习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却因为赵大山突发心梗戛然而止。

那天,他像平常一样在公园的跑道上慢跑,突然间,他胸口一阵剧痛,接着就摔倒在地了。围观的人群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但当救护车到达时,赵大山已经没有了生命体征。

医生确认赵大山的死因为急性心肌梗塞,这让他的家人和朋友都感到非常震惊和难过。

他们无法理解,一个几乎每天都在锻炼的人,为何会突然离世?

这件事给我们的提醒是深刻的,尤其是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虽然经常锻炼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式,但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同样可能带来健康风险。

咱们聊聊“空腹运动”这事儿。很多老年朋友喜欢早上起来,肚子还没塞东西就去锻炼,觉得这样燃烧脂肪更给力。其实,这样做有点儿打脸。

空腹的时候血糖本来就低,一搞剧烈运动,体内的燃料就消耗得飞快,很容易让人头昏眼花,甚至因为低血糖出现更严重的问题,比如心脑血管的状况。

再来谈谈“锻炼强度”。老年人的心血管功能和年轻人相比有所下降,因此在进行运动时,应避免过度激烈的运动。

赵大山虽然有跑步的习惯,但他可能忽视了调整运动强度这一点。

随着岁数慢慢往上爬,咱们的肌肉量和心肺功能都会逐渐减弱。所以,老年人在运动的时候得特别留心,既要挑对方式,也要注意不要太过劲儿。

除此之外,还有“锻炼环境”的考虑。老年朋友们户外活动时,最好挑个天气好的时候。太热了容易让心脏压力大增,还可能中暑。

而太冷,关节疼痛可能会更严重,还能影响到心脏功能。总之,温和的天气是最佳选择。

这些知识点都是我们通常所忽略的,但它们对于保证锻炼的安全性却至关重要。这些看似无足轻重的小细节,在我们年纪大了以后,真的能够左右健康的天平。

赵大山的例子虽然令人痛心,但也提供了一个反面教材,让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日常的锻炼习惯。

话说回来,锻炼的时间选择也很关键。

很多人喜欢早上锻炼,觉得这样可以一整天都精神抖擞,但对于老年人来说,早晨体温较低,身体各系统还没完全“启动”,这个时候进行强度较大的锻炼,其实对心脏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老年人最好是在上午10点到下午2点之间进行适度的锻炼,这个时间段身体各方面条件相对较为稳定,既可以保证锻炼效果,又能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大的压力。

至于锻炼的种类,赵大山虽然习惯于跑步,但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选择一些低风险的锻炼方式会更为安全。

比如说散步、太极或是水中运动,这些运动强度适中,对关节的冲击也小,更适合心血管功能有所下降的老年人。

讲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怎么才算是“适中”的锻炼呢?

这就要提到一个专业点的内容了,那就是“运动强度的监控”。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可以监测心率的智能手表或健康手环,老年人在锻炼时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实时监控心率,确保心率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具体来说,一般建议老年人在运动时将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到75%之间。

最大心率的计算公式是“220减去年龄”,比如65岁的赵大山,他的最大心率应该是155次/分钟,那他在锻炼时的理想心率应在93到116次/分钟之间。

老年人在开始锻炼前应进行充分的热身,热身运动可以帮助血液循环加速,逐渐提高心脏的负荷,减少运动中的心脏突发事件。

而锻炼后的拉伸和放松活动,可以帮助肌肉恢复,减少第二天的肌肉疼痛。

通过赵大山的例子,我们应该意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并不仅仅是锻炼的数量,更重要的是锻炼的质量和适宜性。

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适当的锻炼时间,以及严格监控锻炼的强度,才能真正达到既促进健康又确保安全的双重效果。

关于老年人锻炼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5c179f206d51e31ac195505a8a1e33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