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在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2024-10-12   上观新闻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三保”压力增大。财政部将采取哪些措施支持地方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今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中央财政安排对地方转移支付预算超过10万亿元,并督促地方将财力下沉基层(县一级),优先足额安排“三保”经费预算。

在工作机制方面,财政部按照“县级为主、市级帮扶(兜底)、省级兜底、中央激励”的原则,层层压实责任,做细“三保”风险应急处置预案。同时,财政部还加强了对困难县区的库款调度,保障“三保”资金支付需要。

“我们现在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全国所有的预算单位和基层财政运行都能监测到库款是多少、‘三保’进度怎么样,我们都清清楚楚。财政部还按月向各地推送‘三保’风险提示,并督促地方及时做好应对处置。”蓝佛安说。

蓝佛安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持续采取务实管用的措施,研究制定“三保”清单,积极构建长效机制,筑牢兜实基层“三保”底线。

一是压实各方责任。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是本地区“三保”的第一责任主体,要定期研究完善保障措施。各职能部门对本领域“三保”政策落实负主要责任,并与财政部门建立横向协同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增强地方财力。结合年度预算安排,持续加大中央对地方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2024年,财政部利用债务结存限额,已向地方下达4000亿元的债务限额,用于补充综合财力,这对“三保”的保障是有积极意义的。清理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优化转移支付结构,提高财力性转移支付比重;同时,拓展地方税源、适当扩大地方税收管理权限,增加地方自主财力。

三是强化库款调度。持续跟踪地方收支运行和库款保障情况,对库款紧张的地方,中央财政通过提前调度资金等方式予以适当支持。督促省级财政部门加强库款监测,增强基层库款保障能力,优先满足“三保”支出需要。

四是缓解债务压力。在更大力度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方面,财政部在履行法律程序后会向社会详细说明,并继续在年度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中,安排一定额度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

五是加强动态监测。推动建立覆盖“三保”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化监测体系,动态捕捉潜在风险,及时进行预警和提示,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