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病也有大烦恼!孩子总在啃指甲?专家教你怎么破

2024-08-23     青岛市情

本网讯 孩子为什么会咬指甲呢?儿保专家介绍,咬甲癖又称作慢性习惯性咬甲,多见于学龄期儿童,青春期加重,少数成人也会出现。病因可能与缺某种元素、心理(紧张、焦虑)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咬指甲在医学范畴上被认为是异食癖的一种,而异食癖被认为有可能和缺铁性贫血或者铅中毒相关。当孩子频繁地啃咬指甲,且伴有缺铁性贫血(例如铁摄入量不足、严重偏食)的话,专家建议给孩子做血常规的检查,确诊是否有外缺铁性贫血。如果孩子存在铅暴露的风险的话,专家建议给孩子进行血铅水平的检查,已确诊是否有因铅中毒引起的啃咬指甲。

咬指甲的发生与情绪紧张不安心和焦虑有关。儿童开始咬指甲前往往有诱因,如入幼儿园、父母关系不好、学习成绩不理想、家长或老师对自己的批评等。他们通过咬指甲这种行为减轻这些因素导致的紧张不安,长此以往便形成习惯。

此外,有些儿童的咬指甲与未养成剪指甲的习惯有关,也有儿童是在模仿他人咬指甲,还有部分儿童是由于遗传性因素形成咬指甲行为。

“儿童常咬指甲产生生理及心理上的不良影响。”儿保专家说,指甲顶端凹凸不平,不能覆盖指端,影响双手美观,反复咬指甲可能导致手指受伤、疱疹、甲沟炎或甲床炎,咬下来的指甲进入消化道,有可能会引起腹痛、阑尾炎等。值得注意的是,咬指甲不一定是寄生虫感染所致,却是儿童感染寄生虫的主要来源。

为了让孩子不再咬指甲,家长们真是煞费苦心,“苦甲水”“小手套”纷纷上阵。但是,不管家长怎么威逼利诱,孩子就是改不了。专家介绍,最简单的破解办法就是陪伴,家长多陪陪孩子做亲子游戏,转移下注意力,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打骂,也不要直接把孩子的手从嘴里拉出来。

儿童保健科专家提示家长们,试着搞清楚是什么原因让孩子感到压力,帮助他们缓解压力,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和你谈谈他们有什么担心,注意眼神交流,用心聆听,并改善学习和家庭环境,减轻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力。

家长还应试着忽略这些行为、不要对孩子大声喊叫,过分关注和惩罚一般起不到阻止行为的作用,甚至可能负面地强化这个坏习惯。每当发现孩子又不自觉在咬指甲时,家长应不声不响地走过去,抱抱他,亲亲他,或者用一个需要嘴巴和双手共同参与的游戏来吸引孩子,拉起他的小手去玩游戏、做手工、拼拼图,让孩子的手里有活,眼里有事,将注意力从咬指甲转移到别的地方。

家长应抓住孩子表现好的时机进行表扬,告诉孩子指甲没有被咬、挺好看的。如果孩子咬指甲行为很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学习生活,那就需要及时就医。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高齐 责任编辑:张致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418bbe65fc068807dd4badb0dd116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