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当如孙仲谋?历史上的孙权带兵能力很差,两次北伐均大败而归

2022-07-21     历史新视角

原标题:生子当如孙仲谋?历史上的孙权带兵能力很差,两次北伐均大败而归

文|程史

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孙策

公元182年,孙坚的第二个儿子,孙权出生了。史书记载,孙坚对孙权非常宠溺,在征讨黄巾贼期间,一见到好吃好玩的,就立刻命亲兵送到富阳老家孙权处。

虽然从小就受到父母的宠爱,但孙权成年后却毫无纨绔之气,他为人气度不凡、善养侠客,闻名江东。老爸孙坚阵亡后,孙权为人更加沉默,只知每日勤读兵书、经史,一时众人皆称贤。

公元200年,孙策被仇人许贡的门客刺伤,在临终之前把位子传给了寄予厚望的孙权。

孙权上位后,各地反叛之声层出不穷,庐江太守李术公开造反割据一方,庐陵太守孙辅暗中与曹操互通书信,想要颠覆孙吴政权。豫章山越族也蠢蠢欲动,宗室孙翊、孙河先后被刺死.....

当然,孙权也不是吃素的,他重用哥哥留下来的张昭、周瑜、程普等人,先是平定了李术叛乱。得兵三万后平定了宗室叛乱,紧接着用怀柔的政策迫使山越退兵,初步稳定了自己的统治。

公元208年,曹操携一统北方之威南下,在收取了荆州、大败刘备之后,他亲手写了一封信给盘踞江东的孙权,大意是让其乖乖缴纳江东之地,莫要螳臂当车,负隅顽抗。

当时的江东内部分为两派,一为周瑜、鲁肃为首的主战派,他们认为曹操收取荆州后早已成强弩之末,如此急切攻打江东必然落得惨败收场。二为以张昭为首的主降派,他们认为曹操奉天子之命征讨不臣,名正言顺且实力强大,不如投降还能保全富贵。

孙权对于是主战还是主降犹豫不定,不过最终在周瑜的坚持下,孙权决意与曹操决战。

于是在同年,周瑜、鲁肃制定黄盖诈降之策,以五万军队击破了曹操的南下大军,打赢了这场江东孙氏的灭国之战。

事后曹操复盘全局,感慨地说了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

不过曹操不会想到,孙权只是会御人,他本人的带兵能力非常差,之后他亲自统帅的2次伐魏之战皆大败而归便印证了这一说法。

公元215年,在听说曹操亲自掌兵在汉中与刘备交战的消息后,孙权认为这是个好机会,于是便命令吕蒙、陈武、甘宁、凌统、潘璋、宋谦、徐盛、丁奉、蒋钦、贺齐等将领率领本部兵马集结,自己则是调江东军十万北伐合肥。

曹操在汉中之战前抽调了重镇合肥的一部分兵力,所以导致合肥守将张辽可用之兵仅七千。十余万对七千,可以说东吴方面的优势是非常大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场“优势在我”的战役,孙权率军猛攻合肥十天愣是没打下来。久攻不下就是输,在一个月黑风高夜,张辽在军中挑选八百壮士,他带着这些人杀到了孙权的驻地,一路上左劈右砍,差点活捉了孙权。

张辽单刀直入的这一举动打击了江东军的军心,孙权见此情形只能宣布撤军,就这样,第一次北伐以江东损兵折将,被迫后撤而告终了。

公元234年,蜀汉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眼看着诸葛亮的节节胜利,东吴大帝孙权也动起了自己的小心思,同年六月,孙权率马步军五万进攻曹魏石阳。

当时石阳的兵力仅六千,根本无力抵挡十倍于己的东吴军。守将文聘在深思熟虑之后,于一天夜里藏匿了所有军队,只留下几个稀稀疏疏的守军。

孙权见状后认为文聘肯定是有埋伏,于是便紧急命令部队撤回江东。见东吴方面紧急撤军,文聘马上调集军队进行追击,“所获甚众,权狼狈而逃。”

此战文聘军缴获大量辎重粮草,孙权的第二次北伐依旧以自己惨败后狼狈逃窜而告终。

结语:正所谓术业有专攻,孙权的能力就在安抚民生、稳固地方,他在军事方面其实并不强,不然孙策也不会说外部军事出击你不如我,内部安抚地方我不如你这句话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2eef417d3587cd12a9ed691688e0df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