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34岁的小沈因为一次体能拓展训练,差点丢了性命。
训练后突然昏倒
小沈平日里身体非常好,上个月,他和同事约好一起参加体能拓展训练,第一次挑战自己的运动量。
然而,运动项目才完成一半,他就觉得有些不舒服了。
当时室外温度是28℃左右,意志力很强的他还是想挑战一下未完成的项目,于是咬牙坚持,最终到达终点。
谁知刚到终点, 小沈便 昏倒在地,并伴有全身无力的现象。
随后,小沈被120送到浙中医大二院抢救。经检查,小沈出现了低血压、心力衰竭、肝肾功能和心肌功能损害等情况。
在进行了一系列先期抢救处理后,小沈被送到该院急诊ICU病房做紧急救治。后经多项检查,小沈被确诊为“横纹肌溶解症”。
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周冰之介绍,人的肌肉分为心肌、平滑肌和骨骼肌。其中心肌和骨骼肌是有横纹的。横纹肌溶解症多数发生在和肢体运动有关的双上肢、双下肢。
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周冰之告诉记者,目前,横纹肌溶解症在国内的发病率尚无明确统计。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病率为万分之二,其病死率在70%-80%。严重者会出现急性全身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肌肉溶解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因为人的大量肌肉被破坏后产生肌红蛋白,而肌红蛋白在由肾脏排泄的过程中会堵塞肾小管,导致急性肾衰。
另外,由于人的大量细胞被破坏,导致血液内血钾浓度增高,这种高钾状态还会导致心脏骤停甚至猝死。此外,还会对脑功能造成损害。
“并不是所有的横纹肌溶解症都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约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需要紧急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由运动引发的急性肾衰非常少见,多数还是因为车祸碰撞或者挤压严重引起。”周冰之说。
周冰之表示,如果是一些平时没有运动习惯的人,或者只有一定运动训练量的人,一下子投入到过于剧烈的运动中来,就很容易发生横纹肌溶解症。
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横纹肌溶解症患者比较多,但严重到住院程度还是比较少。”周冰之说,因运动过量引发的横纹肌溶解主要见于年轻人,假期学生尤其多。
“上学期间孩子们没机会玩,放了假跑出去打球、到处跑,因为平时没有锻炼,一下子疯玩导致运动过度,再加上天热运动量大出汗多,人容易出现脱水状况,就更加容易出现横纹肌溶解。”周冰之说,“这些人的共同症状是肌肉酸胀,小便颜色变深。”
周冰之介绍,横纹肌溶解症一般表现为急性肌肉疼痛、痉挛、肌肉肿胀、褐色尿液等。此外,一系列血液检查还会出现很多指标异常,例如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的异常升高、血尿素、肌酐、尿酸升高等。
因此,如果在突击剧烈运动后出现了低热、褐色尿液、腰膝酸痛、四肢无力等症状,就应考虑到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可能;
一旦怀疑是该病,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早期治疗可以有效防止病情加重。
【延伸阅读】
怎么运动减肥,看看医生怎么说
周冰之说:“有人想通过大运动量锻炼减肥,这其实很不好,不科学,减的不仅仅是体重,是在减寿。”
比较好的减肥方式,应该和胖起来的过程一样,慢慢减下去,遵循三“定”原则——
定时运动:每天抽一个固定时间段运动,时间一长,身体就会产生记忆,在这个时间段开始调节身体潜能,效果比不定时运动要好;
定量运动:不是运动量越大越好,适合自己的强度最好;
定强度,每周不低于5次,这样才能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如何判断运动过度?
头晕、呼吸困难、定向力障碍、精神恍惚、心脏跳动快和脱水,如果出现以上反应,你就可以停下运动了。
此外,如果你出现容易激动或抑郁、睡眠质量下降、精神萎靡、嗜睡并伴有体重下降、食欲降低和频繁的疾病时,那么也代表已运动过度了。
周冰之表示,普通人每天坚持慢跑或打球,尽量保持在最合适心率25分钟。最合适心率的计算很简单,直接用(220-你的年龄)×65%即可。
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
养成每天运动的习惯,
这样就不容易运动过度啦!
你学会了吗?
来源:时报记者 潘洁 通讯员 马飞炜
编辑:孟泓颖
转载须申请授权并注明出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01Ukp3IBiuFnsJQVTZJ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