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未必认同别人的三观,但能尊重
所谓三观相同,不是处处相同,而是能容不同。
每个人都有自已的性格,为人处事方式,这些方式不一定能被所有人接受,但发自已的光就好,不求被所有人理解并支持。
我们在看到形形色色与我们不同的人,也要报以尊重。
还有一个三季人的故事,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访客,问这个弟子“一年到底有几季?”,孔老先生的弟子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啊。”
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
正巧,孔子从家里出来,学生上前问到:“老师,一年有几季啊?”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
客人走后,学生不满地问孔子:“老师,您为什么说一年只有三季呢?”
所以,你费尽心力跟别人讲你对一件事的看法,做法,其实人家跟你经历不同,或许根本听不懂呢?
02未必理解别人的悲喜,但不评价
话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同,你不屑一顾的,或许是别人拼尽全力想得到的。
你不懂我, 不怪你。但请口下留情,人啊,用几个月学说话,却用一生的时间都学不会闭嘴。
不诋毁,不评价,不参与,很多时候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的智慧,更体现一个人修养的高低。
闺蜜雯雯老是给圆圆抱怨,丈夫什么家务活也不干,饭都是自己一碗一碗地给端到手上的,人家只知道把碗一推,看手机打游戏,自已很累很累。
好多年的朋友就这样散了。
这就是没有边界感造成的,关系再好,婚姻是别人的,让人家自己去处理,我们能做的就是倾听。
这世上哪有真正的感同身受,莫经他人苦,不劝他人善。
人到中年,渐渐明白了每一个人的成功,与个人努力、机遇,大环境密不可分,或者说缺一不可。
成功的人有成功的人的烦恼,富人有富人的烦恼,穷人有穷人的烦恼,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烦恼。
认识到这一点,安心以待,过好自已的日子,在自已一亩三分地里修篱种菊就好。
看到别人的成就比你高时,如果你能坦然处之,那就很好。
如果不能,那就请沉淀自己的素养,磨练自己的技能,随时准备起飞。
做个既能给别人真诚鼓掌,也能让自已随时起飞的人。
活得又美又飒,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想法、说法,就做自已的混世魔王,按自己心意过好这一生。
做个见过世面的女人,不是穿金戴银,历遍山河,而是能够以更广阔的格局去看待周围的事,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