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看点:
1、核污水排海,引发大众食安焦虑
2、受事件影响,海鲜火锅店主考虑换经营方向
3、海鲜、餐饮店又该如何自救?
日本排放核污染水 全网炸了!
8月24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召开记者会,摊牌了,不装了,准备干一件人神共愤的事——将核污染水排向大海。
该公司称,预计当天的核污染水排放量为200到210吨,首次排放的核污水总量约为7800立方米,预计持续17天。
该公司还称,核污水的排海工作会24小时运行,这一过程,将持续约30年。
当日下午1点,日本开始排放核污水。
全网炸了,至今关于环境、食安等顾虑问题,在各网络平台的讨论热度居高不下。
话题截图
中国: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日本如此恶行,国人早已群情激奋,外交部也态度强硬地发声。
据外交部网站24日消息,外交部发言人称,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要求日方停止这一错误行为。
同日,中国海关总署宣布,将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
公告截图
另外,担心民众会因核污水问题而抢盐,中盐集团24日发布声明称,我国的食盐产品结构占比为井矿盐87%、海盐10%、湖盐3%,井矿盐和湖盐生产均不受日本核污染影响。中盐集团在全国有完善的产销企业布局,食盐储备供应充足。
因为日本核污水事件,有业内人士预测,中国7万多家日料店,将陷入史上最长寒冬。
韩国:海鲜市场空无一人
核污水事件,让韩国的水产行业陷入凉凉,据韩联社24日报道,韩国多个海鲜市场几乎空无一人,渔民对未来生计表示担忧。
韩国某海鲜市场
一位做了多年海鲜生意的老板说,以前在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5到7时(这两个时段),即使是生意不景气的时候,市场也很繁忙,但这些天,市场就是一条没有顾客的、空荡荡的高速公路。
“疫情期间,生意都比现在好。”
日本:渔民称“自己被骗了”
日本的行径甚至激怒了本国民众,有福岛桑表示,核污染水排海将为福岛这片土地长期蒙上阴影,福岛似乎已看不到未来。
有日本报道称,一半的日本人不想买福岛的海产品,七成的进货商不想进货,只有欧盟、美国承认核污染水安全。许多日本渔民听说消息后,愤怒地谴责日本政府违背了此前和渔民沟通的承诺,声称“自己被骗了”。
日本渔民称“自己被骗了”
海鲜专门店、日料店首当其冲
日本排放核污水,是全球性事件,影响的是整个世界的安全,作为小老百姓、火锅人,我们该怎样面对?
为此,火锅餐见采访了多个火锅老板、供应链负责人,听听他们怎么说。
1、海鲜火锅店:海鲜火锅店突然爆满,但对未来表示担忧
青岛一家海鲜火锅店老板告诉火锅餐见,24日下午就有顾客陆续到火锅店就餐,晚上6点到9点一直处于爆满的状态。
他也表示,面对火锅店突然爆满一半是惊喜,另外一半是担忧。长远来看,消费者对产品的安全要求将会越来越高,需要不断向顾客解释产品的来源。
对此,该海鲜火锅店老板坦言,随着事件的发酵,接下来对国内的日料、海鲜餐饮店势必产生一定的影响。
海鲜火锅(示意图)
“当前的事态以及大众的敏感程度还在初期,如果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将海鲜换代升级,还是调整经营方向,我觉得这是个问题。”他称。
成都一家鲜货火锅店老板也表示,门店已经接到相关文件,目前不能从日本再进口相关产品。
此外,为了打消大家用餐顾虑,该店老板还专门发布了短视频,带大家查看他们的冻品仓库,并把最近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进行了展示。
比称巴沙鱼来自越南,海带苗来自大连。并表示,特别是对于进口产品,会特别留意。
也有餐饮经营者表示,现在顾客对日料、海鲜等没有安全感了,目前来看这些餐饮品类在较长时间内都会受到冲击。
2、海产品供应商:进口产品有相关检验,不必过于焦虑
华南一家大型海鲜制品生产商负责人告诉火锅餐见,企业生产的海鲜原料来自南美,目前的捕捞季已经结束,所有的货要么在路上,要么在仓里。
看事态的发展,影响到南美估计也在5年之后。
海鲜产品(示意图)
他认为,目前的海外形势对海鲜加工端没有影响,至于说消费者的忧虑心态到什么程度,还很难去评估。
同时他也表示,本身进口水产品在进出口岸就有检验,目前餐饮企业、消费者不用产生顾虑。
也有海带苗生产企业负责人称,核污水事件,对于国内海产品上下游产业的影响现在还不好说。
3、如何避免“一竿子打倒一片”?
事实上,国内一些海鲜餐厅有些有苦难言,而面对当前大众的心理,可以表达门店的实情。
首先,菜品名标注上原料产地,比如鱼片源自南美洲。
增加门店声明,图源:美团外卖
其次是,在门店可露出的位置,包括店门口、线上,增加声明,为了让顾客知道自家产品跟相关区域没有关系。
再者是,表达态度,强调门店绝不使用相关区域产品。
最后
日本排放核污水,是件大事,目前来看,短暂的市场波动肯定存在,火锅老板还应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调整策略,以疏导消费者情绪为主,进而打消就餐疑虑。主要矛盾抓住了,方法就会有千万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