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协和医院血液科专家详解“血浆疗法”疗效原理

2020-02-27   名医开讲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血液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梅恒,就“血浆疗法”的作用及最新进展等公众关心的情况,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记者:血浆疗法的原理是什么?此前多用于哪些治疗?

梅恒:原理主要是利用康复者血浆中针对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可以迅速识别并捕捉病毒,激活体内的补体系统清除病毒。

康复者血浆疗法是人类防治传染病的重要方法,特别是在既没有疫苗又没有特效药的病毒性疾病时候得到使用,包括猩红热、黄热病、禽流感等,最有名的是2015年非洲埃博拉病毒爆发的时候,世界卫生组织曾推荐使用;另外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国内外也有许多成功运用的报道。

记者:康复者恢复期血浆对于挽救重症、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梅恒:主要是通过输血的方式,把康复者血液中的抗体给到重症患者,帮助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对抗新冠病毒。有效性体现在如病毒载量降低至完全转阴、淋巴细胞比例上升、血氧饱和度上升以及体温、呼吸等生命体征和症状好转等。

记者:为什么要强调康复者恢复期血浆?

梅恒:这个时期的康复者可经数字PCR检测确定病毒完全被清除,其体内产生针对新冠病毒高滴度的IgG抗体数量最多、效果最好。

记者:目前临床试验大约有多少例,表现出怎样的效果?

梅恒:目前武汉市已开展21例,集中在金银潭医院、协和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目前还未完全评价,对于重症,特别是7-10天内转重症的患者疗效更好。

记者:这一疗法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什么样的人群适合捐赠?什么样的人群适合接受?

梅恒:两方面都需要注意,一个是捐赠的康复者,一个是使用的受者。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儿童、老年人不适合捐献血浆,尤其是感染比较严重的人,没有完全恢复时,不适合捐献;康复者血浆中抗体量也因人而异,只有通过临床检测符合要求的才行。另外,血浆在使用前也要经过严格病毒灭活和过滤后才能使用。

对于受者而言,重症患者更为推荐,而对于太晚期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的患者风险较大,还可能引发炎症因子风暴、出凝血功能障碍,因此需评估后谨慎使用;有血清病的患者也不能使用;轻症患者一般不需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