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非常推荐给娃吃鱼肉,高蛋白、低脂肪,特别是海鱼还含有较多Ω-3不饱和脂肪酸。
但熊猫君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小琴(化名)的奶奶买了一条草鱼,在处理鱼的时候跟7岁的孙女开玩笑说“鱼胆要不要吃?会不会吃?”,哪知孩子真把鱼胆吞进了肚子。
5、6个小时后,小琴出现了腹痛、呕吐等症状,最后被诊断为鱼胆中毒,肝衰竭、多脏器功能损害。所幸的是孩子已经抢救过来。
其实,有些鱼的鱼胆含有剧毒,比如:鲫鱼、鲤鱼、草鱼等,只需几克鱼胆汁就能让一个成年人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的中毒现象,若情况严重则会危及生命。
医生也表示,“胆清热解毒、明目等功效并不可取。”
除了鱼胆,给孩子吃鱼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情?
吃什么鱼好?
能不能给个照着买的清单?
哪些鱼别吃?
一周吃几次?
每次吃多少?
……
面对这些直击灵魂的拷问,今天熊猫君就给大家出了个吃鱼(水产)图鉴,看完就能把吃鱼这件事儿给安排上了!
吃鱼第一步:选对鱼是关键
给娃吃鱼,这四点很重要:污染小(低汞)、营养高(富含DHA)、刺少、还得容易买到!
熊猫君综合美国食药监局FDA的推荐,以及是不是方便买到(包括网购),直截了当地给大家列了一份清单。
这么看下来,是不是放心很多。
因为“一般般”、“坏坏哒”里头的鱼,大部分都是你平时不认识、买不到的。
国内经常吃到的河鱼、淡水鱼,一般重金属污染不会太高的(但DHA会相对低很多哦)。比如:鲫鱼、带鱼、草鱼……
吃鱼第二步:吃对部位很重要
那对于汞含量不高的鱼,可以随便吃吗?一整条鱼,每个部位都能吃吗?
这些部位积累的有害污染物相对较多,建议不吃或少吃。
或者干脆烹饪前去除:
另外,有人说吃鱼头会更聪明,吃鱼眼睛,眼睛就会亮晶晶?这是真的吗?
吃鱼头孩子更聪明?
纯属胡说,担心越吃越笨!
鱼头有一个很”致命“的缺陷,就是鱼身上的汞有一大部分都集中在头上(鱼脑、鱼鳃里)汞可是会破坏孩子神经系统的。
吃鱼眼睛孩子眼睛更亮?
鱼眼睛含重金属不高,吃是可以吃的,但就别指望它明目了。
真的想要孩子眼睛发育的好,应该多补充维生素A和DHA。
吃鱼皮、鱼鳔,补充胶原蛋白
不太靠谱。
胶原蛋白是个大分子,通过分解、和重组后不会定向跑到皮肤里去。另外,鱼皮的汞含量也比鱼肉要高!
真正对皮肤好的食物应该是:
富含维生素A、B、C及其他抗氧化物质的深色果蔬,如:胡萝卜、西红柿、绿叶蔬菜、蓝莓、橙子等。
富含维生素E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海产品与坚果。
听说吃鱼籽会不会数数???
谁信谁傻。
鱼籽是个营养密度很高的食物,但建议不要让孩子吃太多,一是鱼籽的钠、胆固醇含量比较高,二是鱼籽不太容易消化。
另外,一定要烧熟透了吃哦,熟透的鱼籽是完全不透明的呢!
吃鱼第三步:吃对分量
美国食药监局FDA的建议:
大人(尤其是孕妇和哺乳妈妈)
可以每周吃2-3份“棒棒哒列表”中的鱼,每份约120g,大概成人的手掌大小
如果是吃“一般般列表”中的鱼,每周不要超过1份。
孩子
对于孩子们,FDA的建议是,孩子每周最好能吃上1-2份“棒棒哒”中的鱼。
不同年龄孩子1份的量大致如下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建议:
对于2岁以下的孩子,没有明确的吃鱼建议。每天吃肉、禽、鱼共25-75g(随着月龄逐渐增加),猪牛肉、鸡肉和鱼肉可以交替吃;
2-4岁孩子,每天平均吃水产品15-20g,相当于一周共吃105-140g。
可以分2-3次给娃吃。当然不嫌麻烦的话,天天吃也OK,量稍微少点就好了。
结合中国膳食指南和美国FDA的建议,熊猫君给大家的建议是:
可以每周给娃吃2-3次鱼,其中1-2次吃的是 “棒棒哒”中的海鱼,摄入足够的DHA。
听说小时候吃对了鱼,长大后都很聪明呦。但关键是你得吃对鱼,吃错了还不如不吃!
我们一直比较推荐的是鳕鱼和三文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