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塘村是金山廊下一个美丽的村庄,
位于沪浙边界,与浙江平湖一河相望,
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不断推进,
近年来这里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在山塘村,
有这么四个人,虽然一把岁数了,
但做事总是冲在最前面,工作勤恳卖力,
作为基层老党员,
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即使“唱黑脸”也不怕,
因为他们打铁自身硬。
这四个人就是
姚天法、王友龙、彭友明和金保良
他们中有做了十几年的村干部,
有一辈子都奉献在山塘村的乡村医生,
无论曾经做过什么职业,
现在已经退休的他们都有一个同样的身份
——山塘村党员先锋队。
据悉,
山塘村党员先锋队于2018年7月1日组建
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
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
更是基层老党员的一份“初心”!
01
一座坚定的沟通桥梁
每一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充分的沟通和交流。从共涉及47户的拆违工作,到6条共计1964.91米的河道整治工作,从97户的“美丽宅基”创建,到2条“美丽一条埭”创建,从共计17个工程的明月山塘项目,到全村552户的垃圾分类工作,每一处都有党员先锋队的身影。
他们建立了一座村两委班子和村民群众之间沟通的桥梁,工作中向村民群众阐述村两委班子的工作内容,同时,向村两委班子传达村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他们四个人都是公认的“老法师”,在村民群众中有一定的威望,不管是为人处世还是做人品格,都充满着一股正能量。建立这样一个传达信息的渠道,有效加快了山塘村各项工作的推进。
02
一个充满智慧的火车头
“项目和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矛盾和问题,他们四位党员总能像拔钉子一样,将矛盾和问题一个个成功拔掉。就如乡村振兴的‘火车头’,他们总是冲在最前面,勇敢地打前锋。”山塘村村干部朱航天因为工作经常与党员先锋队碰头商量事情,对他们十分了解。
之前有两户村民因为自留地的事情出现了矛盾,调解一度陷入“僵局”。先锋队的成员商议出一个办法,从其中一户的亲戚朋友“入手”,让其中一户的亲戚来上门做思想工作,果不其然,这办法特别好使,用他们之间特殊的关系,化解了这场特别的矛盾。
山塘村现有常住人口1196人,这一年开工的项目大大小小约40多个。人口多,项目多,矛盾自然也会多。除了“搬救兵”,先锋队们每次都会耐心劝导,坚持一户户上门沟通,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四次,一人不行就去两人、三人、四人。
在老街改造项目中,有一户房屋出现渗水现象,农户觉得是因为改造导致的,所以要求修理。施工队觉得渗水现象是因为房子老化而引起的,所以不在他们的工作范围内。党员先锋队与农户及项目负责人分别进行沟通,来来回回四个人上门开展了6次工作,调解就是你让一步,我退一步,最后由施工队出人帮助修理好了渗水现象。
“赶早不如赶巧”,他们会充分尊重群众的生活习惯和规律,在村民群众上班前或下班后上门工作。这份敬业,这份坚持,这份责任,无形之中影响着身边的年轻干部。“他们不仅是长辈,更像是老师,我们年轻人总能在他们身上学到有价值东西,他们就是一群充满智慧的‘火车头’”,朱航天感慨道。
03
一份从一而终的初心
“这几个人都退休了,还起劲地做这做那。”一年来,类似这样的的闲言闲语也经常出现过,但是他们没有放在心上。先锋队的成员一直明白,组建先锋队,是村两委班子的决定,组建的初衷就是想要一支志愿服务的队伍,帮助解决矛盾。
而他们之所以答应,是因为村两委班子的这份信任,更是因为曾经他们举过手、宣过誓,明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他们看来,退休了,还能发挥自己的余热,为群众做点好事、实事,这是一份使命,也是一份光荣,更是一份从一而终的初心。
山塘村党员先锋队的成立,旨在发挥老党员、老骨干作用,协助村两委开展日常巡查和项目协调推进工作。虽然,四个人已经六七十岁了,但是激情还在,他们是村民群众的好心人和知心人。
在金山,
像这样的普通党员还有千千万万,
他们身处于普通群众间,
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更有模范带头作用,
他们是一支扎根于基层的庞大队伍,
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为建设美丽金山奉献点滴,不断前行。
通讯员丨戈晓莉 何洁
编辑丨陈薇婷
责编丨陈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