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全剧中最出彩的角色就是从书里走出来的田福堂

2019-05-27   飞天传书人

《平凡的世界》作为九十年代初深受大众欢迎的一部长篇小说,曾获得第四届茅盾文学奖,先后两次被翻拍成电视剧,使这部作品在不同时代被不同年龄段的人所了解。

这部作品以全景式的手法展现了中国农村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穷困期向改革开放迈进的过程,并以双水村村民的思想转变,以及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的矛盾与挣扎,旧思想与新思想之间的斗争与农村改革过程中从上至下的精神风貌。

由毛卫宁导演的最新版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俩为代表,集中反映中国农村七十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中期十年间发生的巨变,以平民的视角对中国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作出的一系列政策调整,没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没有华服美景,没有帅哥美女,一切看起来都如黄土高原般的纯朴、实在,由王雷饰演的孙少安,完美的将中国农民伟岸质朴的形象体现了出来。剧中的每个角色都如同从书中走出来一般真实而贴切,在所有的演员中,最出彩的却不是一众主演,而是饰演村支书田福堂的老演员康爱石。

康爱石毫无表演痕迹的将田福堂自私中显露着精明,狡黠中又不失农民善良的本质精准的表达了出来,可以这样说,田福堂是整个《平凡的世界》中最引人注目的角色,他身上集中了属于中国农民太多的性格特点:质朴、聪明、有私心,有农民的狡猾,又保留着农民最根本的善良…………

田福堂有一种守旧的思想:“人是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是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虽然看似简单,但反映出他内心不希望改革、不希望失去一直以来在村里的地位,但他也不主动破坏改革,阻碍改革,但他也从不主动配合改革。他是保守分子,在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时,他感觉他的时代已经过去,新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他内心一直以来引以为豪的小王国地位坍塌,这令田福堂内心十分痛苦。但他也深深的明白,这个趋势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不是他个人的力量所能阻挡的,田福堂具备一个村干部最基本的政治觉悟,但他同时一样有着普通农民的私心,而与此同时,他又着普通农民所没有的野心,他善于利用权力通过人际关系进行营私,但表面上又总是能找到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为自己的私心找到华丽的外衣。

田福堂是一个性格十分丰富、饱满的人物,他不单代表着《平凡的世界》里所描绘的那个大时代背景下的基层干部形象,更加跨越时代的印证着当下的许多基层干部的形象,而且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如田福堂般的特质,从未因时代的变更而弱化,反而随着经济浪潮的席卷,被裹挟出更加浓郁的铜臭味道来,这是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发展主体的社会环境下必然发生的现象。

以满足个人利益为主,没有前瞻性的思想意识,不具备集体主义思想的发展眼光是当下基层干部的通病,更多的基层干部,利用手中的职权让自己富的流油,而忽略了作为基层干部的最基本使命——服务于村民,建设新农村,为国为民奉献一己之力。

基层干部其实是我国政治体制的一个缩影,基层干部清廉了,我国的干部队伍就能保证清廉,基层干部如果腐败了,就会出现政治体制整体的根基不稳。

田福堂这样的村干部,在八十年代中期代表了农村基层干部,同样也代表着现下的农村基层干部,大错不犯,大事不干,没有大功,也没有大过,他所在意的是自己手中权力对自己个人利益的保障,并没有着眼于农村的改革建设,并没有真正的为村民谋福利。

“人,你是什么位置,就是什么位置。”一句朴实的话里,传递着田福堂不愿意放下权力的思想,也反映出他想独揽大权的野心。

《平凡的世界》中田福堂是小农意识的典型代表,这样的村官即使现在仍有很多,有人说《平凡的世界》所表达的思想已跟不上时代的节奏,而其实,在以农村经济为主体的我国,《平凡的世界》中以平凡中见伟大的思想,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会过时,而以田福堂这样的人为代表的基层村干部,也并未因时代的改变而华丽转身,田福堂们,仍然沉浸在自己的权力世界中,为着自己的利益而做着不愿醒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