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最美逆行者----王晴

2020-04-17   锦州政法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英雄,2020年的疫情面前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涌现出一批最美“逆行者”。居住在凌河区康宁街道康宁社区的王晴便是其中之一,她铭记初心,担负着使命,主动请缨驰援武汉,毅然逆向前行,不畏生死,是时代当之无愧的英雄。


王晴,女,出生于1987年3月,就职于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护士,曾获得附属第一医院优秀护士称号。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地区迅速蔓延传播,当王晴得知武汉地区需要志愿队伍后,义不容辞,不惧危险,主动请缨,与同事们共赴抗“疫”一线,成为辽宁第一批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


2020年1月26日,王晴舍弃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背负辽宁人民的希望,奔赴武汉战疫一线,与全国各地援鄂医护人员共同奋斗,和时间赛跑,与死神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病毒和疫情面前,出现了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的事件,但是王晴并没有选择退缩,面对危险,面对困难,仍选择奋斗在第一线。从2020年1月26日到现在,她和战友们已经奋战了50余天,王晴每天利用休息时间,写下日记记录自己在济和院工作的点点滴滴,她在日记中写道:“回想着每一天的工作,我们做的最多的还是生活护理,协助生活不便的患者吃饭,督促他们按时服药。有时帮助重病的患者翻身拍背及二便护理,我并不觉得这样的工作有多脏多累,看见他们日益康复的身体,每一次查房、每一次评估我都觉得倍感欣慰。双腿的酸痛、脸部的压痕、一身的汗水也值了。驰援武汉的每一天都是有意义的。病房里住着一位特殊的患者,享受着大家特殊的“优待”,这是一位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所有人都叫她李奶奶,她每天像小孩子一样时而到处乱跑,时而狼吞虎咽地吃东西,时而哭着要找老伴”。因为疫情,李奶奶的家人被分别安排在不同的医院接受治疗,由于隔离病房限制探视,身边没有家人的陪伴和照顾,李奶奶经常问王晴,她的老伴在哪。每次王睛都轻轻拉着她的手“哄骗”她:“奶奶,爷爷给你做饭呢,一会就来看你啊!你要是觉得无聊,我就陪你说说话。”可能冥冥之中有一种奇妙的缘分,李奶奶特别听王晴的话,每次乱跑时只要看见王晴,就会乖乖地跟她回病房。尽管李奶奶记不住王晴的名字,但她能记住“辽宁”,她总是笑呵呵地喊王晴“辽宁护士”,就这样,她们成为了好朋友。



王晴说:“尽管每天工作很累,但看着一个个康复中的患者,感到特别自豪。那一句句真诚的‘辽宁护士你们辛苦了’仿佛如天籁一般动听。病患如亲人,病毒一天不散,我一天不返回。”

为了让王晴能够在抗疫一线安心工作,康宁社区主动联系王晴家属,并详细询问了王晴家属目前的生活情况和身体状况,为他们送去了蔬菜、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并叮嘱其家属,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生活上遇到困难,及时与康宁社区联系,社区将会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难题,王晴的爱人表示,“王晴是一名医护工作者,更是一名党员。志愿奔赴湖北参加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战斗、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是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家属一定全力支持她的工作,在后方保护好自己,相信组织、依靠组织。感谢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也希望王晴能够平安归来!”

在疫情面前,王晴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勇往直前,她是一位母亲,有着她牵挂的家人,但身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就要不惧艰险,要有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拓荒精神”,防控疫情就是使命,崇高的信仰使她选择了逆行,岁月静好是因为有她们的守护。最美的逆行者,永远是最可敬的人,永远是我们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