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上榜2019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

2020-04-26   洛阳资讯在线

2019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灵宝城烟遗址”“ 淮阳平粮台城址”“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济源柴庄遗址”“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 从10个考古发掘项目中脱颖而出。

据相关人员介绍,此次参评的10个项目从地域上基本涵盖了河南全域。从参评项目文化内涵来看,涉及黄河文化、早期文明、南北方文化交流与融合、夏文化(夏代)研究、都城与城市考古等多个领域。

洛阳纱厂西路西汉墓棺椁内陪葬品


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西工区纱厂西路保利大都会工地发现了两座西汉时期大型墓葬,编号分别为C1M16090、和C1M16089。通过考古发掘和初步研究证明,这两座墓耿姓家庭夫妻异穴合葬墓。时代应在西汉中期偏晚。推测墓主人的身份可能是当时比较著名的炼丹方士。

这两座墓葬考古价值和意义重大,尤以C1M16090为最,该墓由墓道、主墓室、侧室、廊道、耳室、坠室组成,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近14米,总面积约210平方米,主墓室偏重于整个墓葬的西部,发达的耳室系统基本上都位于主墓室的东部。这种墓葬形制独特,规模之大,在以往洛阳地区的西汉考古中很少发现。

该墓出土的彩绘大雁铜灯在河南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全国发现的同类器型也不多见。大雁作回首衔灯罩状,不同于其它大雁灯的回首衔鱼的造型,通体彩绘。高达54厘米。该墓北侧耳室内发现了两件青铜大壶,其中一件青铜壶内保存有近3500毫升液体。经检测发现这些液体为西汉时期以水法制作的升仙药“矾石水”。这是我国通过考古首次发现水法制作升仙药的实物证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玉温明的出土,是在中原地区首次发现。“温明”作为一种葬器在我国山东、江淮地区、扬州地区发现的相对较多。此次“玉温明”的发现,不仅填补了中原地区西汉考古的空白,也对研究西汉时期中原地区的丧葬文化提供了可贵的实物材料。出土的三件银扣金箔漆奁,不仅用材好,而且工艺精湛为同时期罕见。另外,青铜大盘、青铜手炉、青铜杵臼、狮子形足的分体陶灶等器物也都比较少见。

这两座墓葬规模之大,形制独特,等级之高,且出土文物数量大,种类多,等级高实为少见。这次发现为研究西汉中晚期高级贵族的生活习惯、埋葬习俗等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材料。大雁铜灯、“玉温明”、银扣金箔漆奁等一批珍贵文物的发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尤其是升仙药“矾石水”,在全国范围内属首次考古发现,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研究汉代人们的升仙思想,升仙方法,为研究道教文化发展过程,也为研究中华文明历史进程提供了十分可贵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