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角炮台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是鸦片战争的古战场,当时的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是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被誉为粤海第一重门户,今天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旅游观光的场所。另有大炮三门、林公则徐纪念碑、缴烟码头广场、节兵义坟、陈连升塑像、捕鱼台等珍贵文物遗迹。
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是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战争中,沙角炮台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和悲壮故事。
沙角炮台不仅是中外游客瞻仰炮台雄风的胜地,也是广大青少年凭吊先烈英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场所。
沙角炮台现已开放的景点有沙角缴烟码头广场,濒海台、功劳炮、节兵义坟、节马塑像与陈连升塑像、捕鱼台等。
历史遗迹,行走在断壁残垣,领略一百七十年前的炮火连天,作为今时今日的中国人,我深感自豪!
百年参天的榕树,组成别有风味的一景,在沙角炮台有很多门楼,都很古老,看起来沧桑而有故事。
虎门沙角炮台地处广东省东莞市虎门海口东岩的沙角地域,临穿鼻水道,该炮台是目前我国保留较为完整的清代炮台之一。
在沙角炮台,见到了古老的榕树,它的根密密麻麻铺满一片。
关天培建的炮台,依稀仿佛回到1840年,清军的营房,古老而坚固的炮台,很好的爱国教育基地,值得一看!
陈连升将军的塑像,沙角炮台,扼守伶仃洋,乃恩施鹤峰籍土家族抗英民族英雄陈连升的殉国之地!庄严而又严肃的地方!推荐推荐。1841年1月7日,英国侵略军出动20多艘战船、2000多人偷袭沙角和大角,大角失守后,部分将士突围到沙角炮台抵抗,浴血奋战,因寡众悬殊,弹尽无援,三江协副将陈连升父子与绝大部分将士壮烈牺牲,沙角炮台也遭英军破坏。
在陈连升塑像旁有一座节马雕塑,这是为了纪念陈连升的坐骑。据说,陈连升阵亡后,他的战马被英军劫至香港。英军饲之不食,近则蹄击,跨则堕摇,终日面向沙滩北面挺立怀主,悲嘶而盼归,以致忍饿骨立。当围观者指说这是陈连升的坐骑时,马即泪水涔涔,最后这匹战马节饿而死。
沙自炮台的地理位置在军事上很重要,相当是虎门的入海口。
从山脚炮台的出口出来,直接上山,一路都有指示牌。山腰主要是露天炮台的旧址,当年大炮就趴在这些大坑里,炮口直指珠江,现如今只有一个个的空荡荡的大坑、坑壁的弹洞、拴炮的铁环。
林则徐纪念碑。
一门保存比较完整的德制克虏伯岸防炮,在炮口位置隐约还可以看到一发炮弹。
克虏伯岸防炮。
沙角炮台与大角炮台是虎门海口的第一道防线,被誉为粤海第一重门户。
进入濒海台门楼后,就是通向炮位的通道,通道将3个露天炮位串联成一个炮位群。
怀古思绪远,走进炮台仿佛就走进了烽火硝烟的古战场,悲壮的史实画面再现眼前。林则徐、鸦片战争、虎门销烟,从儿时起就从书籍和电影中对这段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后就一直想去虎门看看。这里是鸦片战争打响的地方,也是中华民族步入百年耻辱的地方。此炮台见证了我们历史上所受的耻辱,必须国家强大才能保护自己的家园与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