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的规模为最大,历史也最悠久。但是大家知道吗在这座道教名山上竟然有一座佛教寺院。那就是华严寺,这个寺院原名华严庵,也叫华严禅院,坐落于崂山之滨。
华严寺是崂山目前唯一现存佛寺,也是崂山风景区经典景区之一。
在明崇祯时(1628--1644)即墨人明代御史黄宗昌捐造,名华严庵,亦称“华严禅院”,在寺的西边山上,后毁于兵火。清初黄坦助慈沾禅师重建于今址,1931年改今名。
换个角度去看华严寺,就像是坐落在山林之中的一处别院。
清初重建后,整体建筑宏伟典雅,为崂山古代建筑艺术之最,原为四进院落,有殿堂、僧寮、客房130余间,建筑面积25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第一代住持慈沾是临济宗传人。华严寺位于共经二十代,20世纪20年代是鼎盛时期,寺僧达80多余人。
在这个山门上方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像,两侧为众菩萨。山门顶部是铸铜莲花,每片花瓣有一尊打着不同手势的佛像,应是寓意“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华严寺前西侧有一塔院,四周环筑围墙,是寺中历代住的藏骨。院中的一座七级砖塔埋葬着第一代住持慈沾大师,有两珠苍松紧绕塔身,虬曲多姿,名“松抱塔”,60年代松树枯死。与砖塔相对的石塔,是第二代住持善和的藏骨处。相传是农民起义领袖于七兵败出家,法名善和,圆寂后藏此墓之中。
寺庙共四进。第一进原有僧舍12间。第二进为藏经阁,阁中藏有清顺治九年(1652年)刊本《大藏经》一部,明人手抄《册府元龟》一部和明版经典142册,计1000卷。该经等藏品经郭沫若鉴定,认为是国内珍宝,嘱于保护。第三进为正殿。第四进为后殿即大悲殿。
这里蓝色的缘字,是著名金石书法家、齐白石弟子李立所题写的
法显曾在崂山华严寺多次召开法会,告诉大家他西行的见闻和取得的真经
华严寺门前有一条直通海滨的公路,名“华严路”,是1930年寺僧仁栋鸠工破石条筑成。沿路苍松夹道,翠竹成林;有时,烟霭横空,白云袅袅,如九天幻境。路旁有石刻“烟岚高旷”、“东瀛晓色”、“无风海涛”、“莲池会海”等。
景点位置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梅岭路29号崂山棋盘石风景区内,乘802路豪华空调大站车在垭口换乘106到华严寺下车即可到达
开放时间:6:00-19: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