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最新“无头”潜艇:它一旦成功 将根治中国潜艇一大顽疾

2019-08-01     灵山秀水

潜艇是海军的最重要作战武器之一,其地位甚至不亚于航母,一款先进的潜艇,不仅可以履行破坏交通线、伏击舰艇等重要使命,甚至还可以说是海战场上的胜负手,所以各海军强国无不把潜艇的作战性能作为提升海军作战实力的手段。也正因此,世界各国从潜艇问世以来,都在进行着不断的升级,而最重要的升级办法,就是建造试验潜艇,验证性能及装备之后再批量进行大规模生产。与水面舰艇不同的是,潜艇因为其外形的特殊性,无法像水面舰艇那样进行简单改造进行各种试验,必须建造全新的艇体才能进行实际验证,毕竟谁都不想看到现役潜艇因为试验一些装备而出现故障,那样不仅损失的是战斗力,更有可能造成悲剧。而这往往也是为何我们能看到种类丰富、外形多样的试验潜艇的原因。

世界上著名的试验潜艇有很多,像我国的032型弹道导弹试验常规潜艇,用来试验新一代的海基战略弹道导弹,因其巨大的指挥台围壳造型,因此被军迷们戏称为“胖头鱼”。俄罗斯作为潜艇大国、强国,更是建造过很多种类的试验潜艇,例如进行深潜试验的685型试验核潜艇,试验潜艇外形(实际航行条件下的快速性、操纵性、推进系统性能和声学性能)的1710型潜艇,试验“额尔齐斯河”声纳系统的667型潜艇等等。美国也同样建造过试验潜艇,改变了整个潜艇外观的“大青花鱼”号就是最著名的例子,还有首开核反应堆装艇的“鹦鹉螺”号,更是如雷贯耳。这些试验潜艇基本上都是建造了一艘或数量不多的几艘,也有使用现役潜艇改装后充当试验潜艇的,但无一例外都是肩负重任。可以说试验潜艇正是最默默无闻却又最至关重要的一支力量。也正因此,每次出现新型号的试验潜艇之时,都会引起军迷圈儿的纷纷关注。

最近有网友注意到,就在江南造船厂下水了有一段时间的某型潜艇,已经被拖船拖出了港池,正在拖带着向外海进发,疑似即将开始海试。这款试验潜艇有着完全迥异于目前我军常规潜艇的外观,整个潜艇外形显得十分“小巧”,长宽比较小,有些江南女子般的娇小可爱的感觉,其指挥台围壳也非常小,根据整体体积来判断,其应该为一款单壳体潜艇。

所谓单壳体必然对应着双壳体潜艇。在世界潜艇建造流派上一直都存在着单双壳体之争,单壳体是耐压壳体即潜艇壳体,双壳体则是有两层壳体,在耐压壳体外面套了一层非耐压壳体,在两层壳体中间可以布置潜艇的很多装备和液舱等等。双壳体潜艇一般采用小分舱形式,结合两层壳体的结构,因此其抗毁能力较单壳体强,储备浮力也比单壳体强的多。但是双壳体潜艇最大的问题就是需要强大的动力,而且其水下湿表面积大,水下排水量也大,因此其水下航速严重依赖动力的提高,但这些缺点却恰恰是单壳体潜艇的优点,所以一般来说,单双壳体潜艇各有优劣。

从目前世界潜艇的设计潮流来看,中俄潜艇大多采用了双壳体潜艇,而西方国家,像美军的核潜艇、法国、德国、日本的常规潜艇大多采用的是单壳体大分舱的结构。

那么我军为何要建造如此一艘单壳体潜艇呢?其实看看我军目前的潜艇也就能够得到答案了。

我军目前的潜艇阵容,可以分为核潜艇和常规潜艇两种,但是不论哪一种,都采用的是双壳体小分舱结构,这就对发动机性能要求较高。核潜艇由于采用了核动力,功率可以通过研制适当增加,因此这里还不是什么大问题;常规潜艇由于采用的是双壳体结构,导致其本身的排水量就在不断增大,不论是039还是039A亦或是进口自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其水下排水量都已经超过3000吨,039A在采用了AIP动力后,更是将水下排水量逼近了4000吨,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其水下的航速性能。而想要增加水下航速就必须增加发动机的功率,在现有采用斯特林发动机的039A上如果继续挖潜的话不是不能办到,但增加功率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排水量的进一步增大,同时体积的增大也直接导致了容易被敌军发现。除此以外,由于我军新一代潜艇的研制需求,已经将燃料电池系统提上了日程(斯特林发动机依然动静不小,而燃料电池系统采用的是化学能,几乎没声音),新一代的声纳、减震浮阀的研制又必须增大艇内空间,如此众多制约我军潜艇的水下战斗力的问题,已经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因此,我们就看到了这艘试验潜艇的问世。这艘潜艇从旁边的辅助拖船的大小来看,预计其排水量并不大,应该最大只有几百吨大小,而且其指挥台围壳几乎没有,从那张模糊的照片上来看,似乎只有一个可供人出入的小门,这也就说明了其仅限于进行单壳体的验证试验。由于指挥台围壳的缺失,因此其航行试验甚至水下航行试验是否可以进行都是一个迷,甚至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艘试验潜艇属于大号的“模型”都不过分。

但这艘试验潜艇也仅仅只是试验的开始,如果计算我军目前所拥有的水下战力就会明白,我军大规模更新潜艇艇队的时候还远远未到,目前多达约30艘的先进常规潜艇和多艘核潜艇,足以支撑起海军水下战力。当然,我军还有亟待换装的若干艘035型和90年代初引进的基洛级877EKM型常规潜艇。而这艘试验潜艇的试航,已经足够能够说明问题了,这表明我军下一代潜艇,很有可能将会采取单壳体的技术,而具体量产型号何时出现,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QNKWmwBUcHTFCnfsz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