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社会代表人物思想
一、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毛泽东评他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
1.五育并举:军国民教育(体育)、实利主义教育(智育)、公民道德教育(德育)、世界观
教育(最高境界)、美感教育(用美育代替宗教教育)
2.思想自由、兼容并包
3.改革北大:A.改变学生的观念 B.整顿教师队伍
C.发展研究所,广积图书 D.砥砺德行,培养正当兴趣
4.教育独立论:经费独立、行政独立、学术内容独立、宗教独立
蔡元培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造就“完全人格”。
名言:“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循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毛泽东评他为:“伟大的人民艺术家”;宋庆龄称之为:“万世师表”)
1.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 教学做合一
2.乡村师范学校:创立晓庄学校(南京);创办小先生制;
创办育才学校(重庆);山海工学团(上海)
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我们生活中两位最伟大的教师:一位是老百姓,一位是孩子。
三、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之父)
1.目的: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
2.办学方针:社会化、科学化
3.具体要求:敬业乐群
四、陈鹤琴的教育思想(中国幼教之父)
1.倡导“活教育”。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基本原则: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语文活动
五、晏阳初的教育思想(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从事国际平民教育运动,被誉为“国际平民教育之父”
六、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主张乡村教育,立足于文化传统来思考中国乡村改造和乡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