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北京故宫才知中国建筑之神奇,元代龙脉被毁原来跟这个有关系

2020-11-05   开心菜菜慢生活

原标题:看过北京故宫才知中国建筑之神奇,元代龙脉被毁原来跟这个有关系

导游带团队参观故宫总是会说一句话:在故宫里看的是建筑风水学、建筑学和美学。故宫的很多房子都是采用榫卯结构,没有使用钉子,而且它的美观、大器也都是有目共睹。有的大殿没有彩绘,要是贴上原本有的金箔,一间至少需要25个亿。传说,有人想捐1个亿来为故宫贴金箔,实际上这点钱是杯水车薪,而且好多老工艺也已经失传。

故宫建筑用五行八卦将9000多间房屋安排得极为妥当,让现代人不得不叹服。

古代人对建筑风水极其讲究,而且在乎龙脉一说。故宫从元朝到明朝再到清朝,其龙脉也是一变再变的。

从景山可以俯瞰故宫全貌,它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其实,景山曾经还是元大都的城门所在地,在元朝时期只是一个小山丘。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是以断了上一代的龙脉开始,为了破坏掉元朝的龙脉,明朝皇帝用一座山将其压制住。

景山是明朝修建故宫时挖护城河的泥土所堆,曾经还用来堆放过煤,因此还叫做煤山。人人都知道它是明思宗崇祯帝在东坡一棵歪脖树下上吊自杀的所在地。后来闹了好一阵子的“反清复明”。

清朝为了压制“反清复明”给出了利民政策:免税三年,并且厚葬崇祯帝,将崇祯帝葬入了十三陵。

崇祯帝是被葬入十三陵的最后一位皇帝。但是,他被安葬在两座山之间的山沟,阴风习习,终年不见阳光,北京人将这样的地方称为“断子绝孙坟”。

清朝就是这样,将明朝的龙脉给断了的。

那么,你可能想问,清朝的龙脉又是怎么断的呢?

其实你可以仔细看看地图,景山、故宫、天安门其实是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的,但是从中横插了一条长安街,被长安街拦腰斩断。

你以为这样就算完了?

老舍先生有一本书名叫《龙须沟》,正阳门前原来有两条河,这两条河像龙的胡须一样,所以被称为龙须沟。正阳门的后侧有一座纪念堂,正好建在龙的七寸位置。

当然,古人比较迷信,认为江山社稷与龙脉有关,其实,哪里有什么龙脉,古代皇帝能坐稳江山依靠的是人心。毕竟,俗话说,得人心者才能得天下。

不过,也正因为有了龙脉一说,才让我们对故宫的布局有了更深的感受。古人对建筑学的把握真可谓出神入化,让现代人在欣赏的同时,不得不说出一个“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