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台面最高”,夫妻肺片楼上藏了个厨王

2019-04-22   成都Big榜

16岁入行,烧了23年菜

川菜大厨王钦锐至今仍记得刚入行时的师训

“做人有感有情,做事有始有终”

作为夫妻肺片总店传承人、夫妻肺片非遗第三代传人

王钦锐的手里掌握着夫妻肺片好吃的精髓

但传承川菜老的精髓的同时,怎么才能让川菜走向国际

这是现在他思考得更多的事情

美食博主成都超级小猪称王钦锐的Chef's Table是

“成都台面最高,春熙路之上的空中花园私房菜”

总府路,夫妻肺片总店的楼顶上,就算成都土著也很少有人知道这里还有这么一处雅致的空间。王钦锐在这里打理着Chef's Table,有花园有露台,吹着风,静看楼下的车水马龙。

正如超级小猪所说,这里是一处私房菜。很少对外开放,以至于大众点评上也很少有评论更新。王钦锐更多是在这里招待美食圈中的朋友,请大家为自己的新式川菜提提意见。

一个低调的事实是,王钦锐曾经多次跟随文化交流团走出国门,为外国政要展示川菜不一样的魅力,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

正如你看到的那些菜品,王钦锐一直尝试在中餐里加入西餐元素,“让更多人接受川菜,而不只是四川人接受。川菜走向国际化,传统的东西一定要留到,但怎么能在传统上演变出更多创新的菜,这个是很重要的一点。

有新的表现新式,但内核还是川菜那一套,百菜百味,一菜一格。“川菜体现了四川人的包容。”

楼下的夫妻肺片总店,传统川菜感觉的保留让王钦锐底气十足。王钦锐是夫妻肺片非遗第三代传人,也是夫妻肺片总店行政总厨。

总店的墙上挂着这样一个画框,上面书写“化腐朽为神奇”。王钦锐对夫妻肺片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了如指掌,在上世纪30年代诞生初期的夫妻肺片,其中的“肺”还是“废弃”的“废”。

牛心牛肚等不起眼的杂物,通常都是拿来丢弃,但就是在老一辈川菜人的手中,用味来补“食材匮乏”的短板,硬是把它做成了全世界都知道的名菜。

牛肉,牛肚,牛头皮,牛心,牛舌在白卤中煮过。尽可能地切薄,每片“大如牛掌,薄如蝉翼”为佳,淋上煮肉的原汤,双流牧马山二荆条做成的辣椒油,再来点汉源的花椒面,花生粉……

一盘活色生香的夫妻肺片看似简单,选材,刀工,调味和火候,每样基本功都不可或缺。

直到现在王钦锐都还保留着逛菜市场的习惯,“一个好的厨师就是从挑选好的食材开始。”时不时他也会转到后厨看看川菜新人的成绩,看到土豆丝儿切出来的效果,王钦锐很满意。

“土豆丝切出来像三根银针丝穿一根绣花针,这是一种极致的手艺。夫妻肺片这个店,经营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传承,把一些很好的川菜保留下来。”然后,才是有所创新,做新的川菜尝试,把成都美食介绍给更多的、全世界的朋友们。

我们想找到那些不守规矩的同类,

生活在 城市里的野人 ,

一起面对这乏味也美好的生活。

我们热爱文明,也向往森林。

森林有自由,城市有爱情和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