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開播破8一路開掛,王凱到底有什麼魔力?

2020-04-10     劇毒影響

文/任盈盈

《清平樂》終於開播了!

「正午出品,必是精品」,這部正午陽光操刀的電視劇從發布劇照開始,就備受關注。

《清平樂》也沒有讓觀眾失望,很多觀眾表示,該劇除了節奏稍稍慢了一點之外,其他的部分幾乎沒有什麼可以挑剔的,開播評分破8 ,也表明了觀眾對該劇的認可。

除了劇情之外,主演王凱也是收視的一大保障。

王凱屬於大器晚成式的男演員,他的走紅還要從當年《偽裝者》和《琅琊榜》的熱播說起。

當年這幾部電視劇橫空出世的時候,不僅讓發行方正午陽光在觀眾心中樹立了口碑,也捧紅了包括王凱、靳東在內的很多演員。

在當時可以看出,王凱和靳東都是正午方很看重的男演員,但是兩人後續的發展並不相同。

距離靳東上一次和正午合作的《外科風雲》的開播,已經過去了兩年多的時間了,在此之後,雙方並沒有合作其他作品。

《清平樂》之外,王凱還有三部作品是和正午陽光合作的,其中《大江大河2》還在拍攝當中,在第一部的口碑加持下,《大江大河2》應該也會是一部口碑收視雙豐收的電視劇。

由此可見,相比靳東,王凱更被正午看重。

作為同時期走紅的男演員,兩人的發展到底差在哪呢?

「精英男專業戶」限制戲路

在這個小鮮肉霸屏的時代,又成熟又有演技的男演員顯得難得可貴。

這也是王凱、靳東能夠走紅的一個主要原因。

流量藝人雖然有龐大的粉絲群體,但是收視的主力軍卻是青壯年的觀眾,因此,「成熟又英俊的老幹部」靳東則成了收視的保障。

但是,從靳東的新劇《如果歲月可回頭》的收視來看,這種保障似乎也被打破了。

在新劇中,靳東一改之前「精英男」的形象,終於在劇中迎來了自己的「中年危機」。

改變了戲路的靳東駕馭不了角色了嗎?

其實不然,觀眾接受不了變回「普通人」的靳東,似乎只是因為他改變了自己的戲路。

《我的前半生》《精英律師》等作品,讓靳東的精英形象深入人心,這個形象成了他的代表性角色,同時也成了他的標籤,大眾對他產生了刻板印象。

相比之下,王凱的戲路則寬的多。

他可以是《歡樂頌》里成熟的完美男友,也可以是《大江大河》里草根出身的勵志青年,提起王凱,觀眾不會有一個固定的標籤。

演員需要可以被觀眾記得住的角色,但同時又萬萬不能被角色束縛住,「可塑性」對於演員來說至關重要,這種可塑性不僅與演員本身的演技有關,更與其在大眾心中的形象有關,因為大眾對演員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很難改變了。


偏愛人設的「老幹部」

有演技、有顏值、有作品,靳東本來是握著一手好牌的 。

可是就是這樣的一位好演員,也給自己立起了人設。

翻紅之後的靳東總是偏愛做一個「知識分子」,的確,這個人設和靳東戲內的「精英男」的形象很搭,想要立一個這樣的人設本身也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靳東並沒有為這個人設做好萬全的準備。

「諾貝爾數學獎」的梗相信大家還沒有忘記,機場看書擺拍的照片還在瘋傳,靳東在社交帳號上發布的古詩句中經常會被網友扒出錯別字......

一次是意外,多次就是偽裝了。

人設坍塌的靳東也丟了自己的路人緣,苦苦經營起來的口碑也一落千丈。

相比之前,王凱則要「穩重」的多。

除了演戲本身的一些標籤之外,王凱並沒有給自己立其他的人設。

在沒有新戲上映的時間裡,王凱的曝光率的確較少,但是絲毫沒有出現「王凱不紅了」之類的言論出現,因為在大眾的心裡,他早已經是那個成熟穩重不可多得的演技派演員了,再好的人設也不及大眾的稱讚。

「不演戲」VS「演爛片」

2019年一整年的時間,王凱都沒有作品上映,在新人輩出的娛樂圈,一年沒有作品上映一定會面臨被新人取代的風險。

但是《清平樂》的熱播在一定程度上也證明了王凱的人氣,「消失」一年卻依然扛得起收視,像王凱這樣的男演員少有。

和王凱的「愛惜羽毛」相比,靳東選擇了另外一條路,他幾乎沒有在螢屏上消失過,像《精英律師》這樣的作品掀起了很大的討論度,但是口碑卻不盡如人意。

並不是每一部作品都有「正午出品」一樣的口碑,這是市場的現狀,但是不斷地演爛片,勢必會砸了演員自己的口碑。

​和憑藉《清平樂》再次走進大眾視線的王凱相比,《精英律師》和《如有歲月可回首》的口碑「二連撲」已經讓靳東的口碑大打折扣,會演戲的演員有很多,像正午這樣精良製作的良心團隊卻很少,有更多選擇權的製片方究竟會選擇誰,也不言而喻了。

《清平樂》剛剛開播,希望這部作品不會高開低走。

對於王凱和靳東,你更喜歡誰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oIJbHEBnkjnB-0zhbp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