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消費稅的提高,是否會影響日本旅行?又為何會提高消費稅?

2020-01-02     亦數文化

今年10月起,日本消費稅由8%增至10%,為什麼日本要提升消費稅?讓我們來看看日本學者井手英策的分析。

從「自我責任社會」到「相互依賴社會」

實際上,今天的日本已經不是「怕給他人添麻煩」的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日本民眾開始對未來感到不安。

在「多數不安」的時代里,如何解決關乎民生的社會保障問題成為關鍵。從全世界來看,有8成民眾認為「國家有責任讓國民生活得更安心。」

與北歐國家相比,日本的稅費負擔相當高。北歐國家不僅經濟發展水平高,而且社會差距較小。據聯合國公布的幸福度排名來看,北歐國家平均排名第3位,日本排名第58位。

除了北歐,公共負擔較大的歐洲已開發國家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發展速度都比日本高.

從教育、醫療到育兒、殘疾人保障,人的一生離不開各種基礎服務。這些基礎服務與保證社會正常運轉的公共基礎建設都需要稅費的支撐。

井手英策認為「相互依賴社會」是在認可個體自由的前提下,能夠滿足個體生存和生活必要需求的社會。無論是在生病、失業的時候,還是在養老、育兒方面,所有人都能夠獲得應有的保障,這就是井手英策的「相互依賴社會」構想。

擴大財政支出就等於經濟成長?

井手英策提出「幫助弱者的時代已經終結。」他認為沒有弱者的社會未來也會發生翻天地覆的變化。但是總會有不幸的人。所以日本政府在消除大多數人不安的同時必須要採取措施保障老年人、殘疾人、單親家庭群體的生活。現在日本住房補貼制度還不夠完善,最低保障制度在現實中還存在落實不到位的問題,對失業者的救助還不夠完善,這些都是日本政府需要解決的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根源在於財源。

在財源問題上,一方面部分人建議日本政府應該增加借款、提升通貨膨脹;另一方面一些人認為應該增加稅收以擴大財源。從「現代貨幣理論」角度來講似乎第一種方案更合理,但是該理論在現實使用中存在諸多疑問。

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到今天,日本政府公債從160萬億日元升至870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分別為10.2和55.6萬億元)。但「擴大財政支出就等於經濟成長」的觀點並不一定是對的。上個世紀初,曾擔任銀行及財政相關職務的高橋是清採取了一系列被歸納為「高橋財政」的舉措。與以往依靠緊縮財政來實現收支平衡的思想不同,高橋是清主張應該擴大公共支出,從而刺激經濟,擴大就業,以擴大財政支出帶動經濟發展。他主張不僅由日本銀行大量發行國債,鼓勵從民間籌集資金,還反對提高稅收,避免增加稅負。在「高橋財政」的指導下,日本首次發行了政府公債,以公債融資最終帶動了日本經濟的發展。但是反觀今天的日本社會,既沒有資本的限制也沒有殖民的壓迫,當然就不能以「高橋財政」的思想指導經濟。

消費稅作為稅收的主體應該被重視

井手英策不贊同「因為財政不會破產,就可以增加通貨膨脹」的主張。他認為即使財政不破產經濟運行也可能遭遇危機。也就是說,通貨膨脹不能超出合理的限度。為了避免通貨膨脹的形勢過於嚴峻,「現代貨幣理論」認為未來必須增稅。

但是增稅理論存在不合理之處。從預算原則論來講,按照會計年度獨立的原則,各年度的經費必須由該年度的收入來維持。該討論是以其他年度不影響會計核算為大前提的,因此以將來增稅為目標的做法會縮小未來財政的決策範圍。增稅本身也存在著現實問題,今天的日本政府不斷發放公債,群眾生活在物價飛漲的社會中,那麼未來的民眾不得不想方設法抑制通貨膨脹和增稅,並為此付出代價。

因此政府有必要根據社會的「共同需求」來制定稅收政策,一旦財政支出上漲,就會加劇稅收負擔,因此時常探討財政支出的效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這也是資本主義國家倡導的「財政民主主義」。財政的基本原理就是集中一部分國民收入用於滿足公共需要的支出活動,已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公平分配及經濟穩定和發展的目標。稅收也具有類似的功能。提到稅收,不少人會很反感增稅,但是井手英策認為增稅是有一定利處的。例如北歐國家就是通過科學合理地使用後稅收來實現幸福社會的構築。消費稅作為稅收的主體更應該被重視。因為消費稅上升1%便會增加2.8萬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1788億元)的稅收。但另一方面提升1%的所得稅稅率僅能夠增加14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89億元)的稅收,法人稅上升1%也僅能增加5000億日元(摺合人民幣約319億元)稅收。

改革任重道遠

井手英策認為日本要實現國民生活和健康的目標,還需將消費稅提升6~7%,所得稅要提升120~140%,法人稅要提升34~39%。如果將消費稅從增稅改革中去除,只對富裕階層和大企業課稅的話,結果不僅不會消除貧富差距反而會遠離改革的目標。因此以批判消費稅為前提的改革觀點是不正確的。

最後井手英策指出,「在消滅貧富差距方面做的最成功的國家不是通過對富人徵稅,並以此救助貧困階層來實現的。」將消費稅作為核心,並配套實施相關的稅收分配政策,然後對富裕階層和大企業徵收所得稅,儘可能降低消費稅的上升幅度,這才是適合日本國情的做法。

本文由日本通編譯

首發於日本通網站

https://www.517japan.com/viewnews-111451.html

責編:小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lDAbm8BMH2_cNUg_fp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