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201萬!究竟是哪個專業的應屆生,令華為如此看重,高薪招聘

今天,一張「電子郵件」截圖引發關注!

據華為總裁辦簽發的電子郵件,華為對部分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管理。入選的8名人員全部為2019屆應屆博士生,其年薪最低為89.6萬元,最高為201萬元。相比其他企業或單位,華為給出的待遇之高令人咂舌。

應屆博士最高201萬

郵件內容顯示,華為公司要打贏未來的技術與商業戰爭,技術創新與商業創新雙輪驅動是核心動力,創新就必須要有世界頂尖的人才,有頂尖人才充分揮發才智的組織土壤,我們首先要用頂級的挑戰和頂級的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今年我們先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今後逐年增加,以調整我們隊伍的作戰能力結構。

經公司研究決定,對八位2019屆頂尖學生實行年薪制,年薪制方案如下:

1、鍾釗,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萬人民幣/年

2、秦通,博士

年薪制方案,182-201萬人民幣/年

3、李屹,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萬人民幣/年

4、管高揚,博士

年薪制方案:140.5-156.5萬人民幣/年

5、賈許亞,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入民幣/年

6、王承珂,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人民幣/年

7、林晗,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人民幣/年

8、何睿,博士

年薪制方案:89.6-100.8萬人民幣/年

8位頂薪博士:名校畢業 前沿學科

華為郵件顯示,這8名博士的年薪分為了三檔。從他們的背景來看,基本都是名校畢業,而所在學科比較前沿,包括人工智慧、機器人等,而且基本都在國際頂尖期刊或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上述名單中,排在第一位的鐘釗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14級碩士生、2016級博士生,培養單位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碩博階段攻讀專業都是「模式識別與智能系統」。

鍾釗導師劉成林是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劉成林表示:

這個事兒確實引起的關注度比較大,這幾年人工智慧領域比較火,這幾年研究所從事自動化方向的出去找工作給的薪資都比較高。

這個領域、工業現在發展比較快,對人才的需求比較高,給的薪水比較高,這也是比較正常的。

但是像(華為)這樣,有點太高了,我們都感到很驚奇,過去來說超過百萬的很少,鳳毛麟角。

去年超過60萬就比較高了,從我們的角度來說,自動化方向培養的學生總體來講都是比較優秀的,因為自動化大部分是搞人工智慧的,在人工智慧的各個方向,人工智慧領域的工資偏高。

秦通,系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所博士,師從沈劭劫教授,於2015年獲得浙江大學控制系學士學位。

秦通學生時代就在IEEE TRO、ICRA、IROS、ECCV等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發表多篇論文,獲得IEEE IROS 2018最佳學生論文獎。其研究興趣主要包括機器視覺SLAM,視覺慣導融合,多傳感器定位。視覺慣導里程計被大量應用於機器人領域,通過融合視覺觀測值與慣性測量值,能夠準確估計物體的位置和姿態。

去年10月,秦通還在網上開了公開課,專門講「視覺慣導里程計時差的在線標定」,儼然已是業界名人。

此外,在2018年度「人民網獎學金優秀技術課題獎」獲獎名單中,記者看到,名單中的賈許亞畢業於清華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計算機系,他的課題「Intelligent path control for energy-saving in hybrid SDN networks」獲得了一等獎。

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全稱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官網中賈許亞發表的論文內容。

中國青年報(ID:zqbcyol)注意到,6月27日,華為心聲社區發布的《任總在EMT<20分鐘>的講話》顯示,華為明年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天才少年!

任正非表示,公司每個體系都要調整到衝鋒狀態,不要有條條框框,發揮所有人的聰明才智,英勇作戰,努力向前沖。華為公司未來要拖著這個世界往前走,自己創造標準,只要能做成世界最先進,那我們就是標準,別人都會向我們靠攏。

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華為:歷來是頂尖人才收割機

華為年薪數額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話題。

任正非春節前在華為內部員工的網絡社群「心聲社區」發了007號總裁email,告訴員工「根據2018年全年財報初估,華為18萬員工人均年收入可達人民幣110萬元」,比2017年員工平均年薪人民幣70萬元更令人眼紅。

高額的薪酬也使得華為成為國內頂尖名單畢業生的重要去向。

根據青塔此前統計的2018年C9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數據,七所頂尖高校進入華為的畢業生分別有: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104人)、清華大學(167人)、浙江大學(444人)、上海交通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211人)、南京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219人)、西安交通大學(315人)和哈爾濱工業大學(分數線,專業設置)(269人)。其中,華為均是各大高校畢業生就業最多的企業,如果加上其他雙一流高校,每年華為收割的名校畢業生高達數千人。

清華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北京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浙江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上海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南京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哈爾濱工業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西安交通大學2018屆畢業生去向

相比其他博士,華為待遇有多高

華為的高待遇令人艷羨。那麼,是不是只要博士一畢業,離走上人生巔峰的時候也就不遠了呢?其實,博士和博士之間差距也很大。

博士畢業生的收入主要受到就業單位、就業地區、畢業專業和畢業學校的影響。

在高校,基本工資比較低,但是福利待遇非常好,博士入職高校除了正常工資外,大多都會有安家費、科研啟動金以及各種補貼。視就業學校的水平和地區而定。

高校依然分教授,講師,師資博後,行政人員等等級別,依照級別的不同,待遇也有所差別。近幾年,國家和地方都出台一系列人才計劃政策,如果能入選其中,年薪數十萬乃至數百萬,都有可能。

去國企和事業單位,工資基本上還是按照國家標準,博士工資相對於碩士只高1-2K,但是福利待遇不一樣,博士有單獨的公寓,晉升空間也大一些。比如醫學本科和碩士只能進縣市級醫院,但是博士可以直接進省級醫院。

在黨政機關,碩士轉正是副科待遇,博士轉正是正科待遇,具體薪資視單位情況而定。

在外企和私企,博士畢業生的工資基本是本科生的3倍,碩士生的2倍,相關的科研資金也在百萬級別,特別是名校畢業的博士,在一線城市工作月薪上萬是不成問題的。

在理論性比較強的專業,博士畢業優勢不大,但是博士學歷是高級崗位的敲門磚;而在高精尖的專業,博士畢業之後薪資待遇則與本科碩士遠遠拉開差距,如IT博士平均年薪超過70萬,而上述華為招來的博士是搞人工智慧、機器識別等前沿技術,收入比IT更高也不足為奇了。

來源:青塔綜合自21世紀經濟報道、中國青年報、粵海街財經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fg8KGwBmyVoG_1Z1SM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