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球隊從西雅圖搬到俄城的時候,他們一定認為,雷霆這個新名字,是可以超音速的。
不過那是2008年9月的事了。
在前一年的夏天,雷霆迎來了最大牌的主角——凱文·杜蘭特。可惜那一屆新秀里有奧登,杜蘭特很遺憾的,屈居老二。
直到今天,這看起來都像極了一個魔咒般的開局。儘管奧登因為傷病泯然眾人,從未有一刻稱帝,但杜蘭特的出發位次,仿佛成了他宿命般的輪迴。
2008年夏天,球隊又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雷霆用他們的4號簽,找來了另一個大人物——拉塞爾·威斯布魯克。
菜鳥杜蘭特帶來了菜鳥威斯布魯克,杜蘭特又聯手菜鳥威斯布魯克為球隊帶來了超級探花秀——詹姆斯·哈登,「雷霆三少」就此團圓。
同一年,庫里入主勇士,一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纖細少年,成了三少時代埋下的第一支伏筆。
哈登像是球隊的幸運兒,因為他到的第一年,也就是2010年,雷霆就破天荒的闖進了季後賽。在他之前,杜少一個人的戰績是20勝,二少也不過23勝。沒有哈登的雷霆,幾十年里只學會了仰望。
但那一年詹姆斯遠走邁阿密,與韋德和波什組成了令天下譁然的「三巨頭」,成了三少時代埋下的第二支伏筆。
2011年,三少走的更遠了。
他們不再享受「一輪游」的歡愉,與德克·諾維斯基的小牛會師西決。可惜,小牛那會兒簡直就像是一頭瘋牛。別說雷霆三少,就是後來總決賽熱火三巨,都被他們懟得魂飛魄散。
2012年,瘋牛倒下了,三少卷頭重來。這一次,他們在西決面對的是德州另外一支球隊馬刺。
馬刺那會兒還是豪強,鄧肯還能撫摸著詹姆斯的腦袋,說些「未來是你的」之類的屁話,馬努的頭頂還沒有禿,而小帕克還像輛剛剛磨合停當的超級小跑車。
可他們沒能抵擋住三少,波波維奇可以應付二少,但對著橫行霸道的哈登一籌莫展。關於那次失利,他對記者反覆念叨的是,「我們盯著哈登,就像狗盯著肉骨頭一樣。我們當時餓極了但又實在夠不到,你知道那種感受嗎?」
可惜,那一早埋下的第二支伏筆開始顯現出威力。
總決賽,提前顯山露水的哈登,被熱火三巨頭防得方寸大亂。而有了第一年被小牛痛擊的教訓,他們終極進化。第一次打進總決賽的三少,青澀稚嫩,自然無法與能力經驗都完美無瑕的三個老油條周旋,於是只能剎羽而還。
連續3年,他們不停的成長,一輪游,西決,然後總決賽。
王朝雛形初具,三少和睦有加,一切看起來格外欣欣向榮。
遺憾的是,雷霆面臨了第一個十字路口。
薪金空間和奢侈稅像是兩道緊箍咒,讓總經理普雷斯蒂不得不在伊巴卡和哈登之間做出選擇。
今天看起來這是讓雷霆隊足以憂傷整整一個世紀的選擇。但在當時,一個首發大前鋒和一個第六人,雷霆並沒有太多猶豫。
他們乾淨利落的與伊巴卡完成了4年4800萬的續約,然後為了躲在奢侈稅線下,給哈登提供了最多4年5400萬的合約,並要求哈登在一個小時給出答覆。
如果當時,他們給哈登一天的時間考慮,也許結果都有可能不同。但人生從來沒有如果,當他們提出1小時的羞辱性報價時,他們就已經決心放棄哈登。那份4年5400萬的合約,背後並不是滿滿的誠意,而是滿滿的不確信。
哈登一邊回絕,一邊淚流滿面。
他要的,不過是4年6000萬的頂薪,滿打滿算,那差額也就是4年600萬。而且,如果給他一天的時間,去和兩個兄弟談一談,也許他會放棄頂薪的顏面,而選擇與摯愛的二少繼續呆在一起,做追風的少年。
三少就這樣,眼看著就要衝上峰頂,卻突然之間分崩離析。
像一聲炸雷,響徹俄克拉荷馬荒原的上空。雷聲過後,哈登消失了,他獨自遠走,做了休斯頓的新主,留下二少繼續守護雷霆,帶著伊巴卡再圖霸業。
2013年,雷霆季後賽首輪遭遇的,恰好是火箭。兩位兄長輕鬆寫意的教育了下小弟,然後草草的便在次輪出局。
哈登並不在意那樣的失利,他整年都沉浸在被雷霆拋棄的苦悶之中。那會兒,他只迷戀把腦袋埋在各式巨臀女孩的溫柔鄉里,在酒吧里夜夜買醉。
2014年,雷霆再一次遭遇馬刺。
那一戰,他們犯下的錯,收到了報應。
曾經那個打得波波心如死槁的哈登不在,雷霆很快0:2落入下風。伊巴卡捨命般打下了一針封閉。可那針封閉,並沒有改變被馬刺淘汰的厄運,卻實實在在的改變了雷霆的命運。
從那之後,伊巴卡便不復神勇,以至於2015年,雷霆甚至連季後賽的席位,都沒能保住。他們拋棄了幸運兒哈登,所有的好運氣,也就全都用完了。
2015年,那早早埋下的第一支伏筆,也應驗了。
7號秀庫里,帶著11順位的湯普森,7順位的巴恩斯以及35順位的追夢格林,將聯盟正式打進了小球時代。
相比2、3、4順位的雷霆三少,勇士的四大金剛更像是「英雄莫問出處」的草莽軍團。他們聚齊之後,僅僅用了3年,就從聯盟最純正的魚腩,翻身成了最炙手可熱的新王。
當終於熬到小牛德克江河日下,湖人科比垂垂老去,馬刺GDP日薄西山,本該三少一統天下,急功近利的雷霆管理層,竟然為了節省一點點奢侈稅,將王朝的重要拼圖哈登,拱手送人。
他們不合時宜的沉淪,給了勇士嶄露頭角的良機。那一年,他們站在季後賽的大門之外,欣賞著勇士的登頂大戲。
而令他們始料未及的是,這場大戲,竟然是雷霆滑向萬丈深淵的,華麗序曲。
2016年,二少再一次捲土重來。首輪復仇小牛,次輪復仇馬刺,他們踏過「德州玄冥二老」的屍首,直奔73勝震古爍今的勇士。
雷霆建立了3:1的巨大優勢。分區決賽里,這樣的逆天翻盤,往回追溯最近的一次,也遠隔30年,但勇士做到了。他們就這樣連扳3局,在二少的錯愕與惶恐中,挺進了總決賽。
神奇的事情總在接續發生。
總決賽里,勇士同樣3:1領先騎士,一切已經不可能再夢幻。總決賽史上,從沒有一支球隊能在1:3落後下完成逆轉。而作為歷史第一常規賽戰績,接下來有兩場都在自己熟悉的甲骨文球場。
但新的史詩,在恢弘畫卷般的時間長河裡,總會有人去書寫。那一次,輪到回歸克利夫蘭的詹皇。他們將超越公牛王朝常規賽神跡的勇士,釘上了歷史的恥辱柱。
失意的杜蘭特和失意的庫里,對影成三人。
2016年的夏天,對俄城人簡直就像是永遠都過不完的冬夜,天寒地凍,冷若冰霜。
6月,透支完「醫保卡」的伊巴卡,被雷霆正式遺棄,等同於向全世界宣告,他們當年在哈登身上,一敗塗地。
但雷霆完全有機會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
因為伊巴卡換來的,正是魔術2013年的榜眼秀,與杜蘭特同等順位的——維克多·奧拉迪波。可這位超新星,來的真不是時候啊。
7月,雷霆那座盛世宮殿的支柱,毫無徵兆,轟然坍塌。
當杜蘭特宣布自己將要離開雷霆,與別人簽下兩年5400萬合約的時候,雷霆的擁躉們痛苦萬分。可當他們發現,那個「別人」,竟然是剛剛打敗自己的勇士時,萬丈痛苦化作滔天憤怒,幾乎要將他徹底淹沒。
威少成了那憤怒洪流中,沖在最前面的那個人。
他根本想不到,自己信賴和仰仗的大哥,坐擁無敵天賦的杜蘭特,居然投了降。而另一邊,哈登依然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儘管二少都是他的家人,但理智還是讓他與威少同仇敵愾,與杜蘭特怒目相向了好一陣子。
2016-2017賽季,三少開始各為其主,一切開始變得複雜起來。
杜蘭特搭上了勇士的無敵戰艦,順風順水,所向披靡。那些表面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存在,有時候內里也可能是殘花敗絮。
杜蘭特走的時候,說了一句「我可能選擇了人世間最難走的一段路」,最後一語成讖。他的確贏得了心心念念的功名,可勇士,終究屬於水花兄弟和「大嘴巴」格林。他的僱傭兵身份,從一開始就讓他敏感的內心,無力消解。
他在網上開起了小號,與天下所有質疑和謾罵他的路人鬥嘴,試圖維持自己虛弱的自尊。這,就像是一個強大的人,宿命般的軟肋。
他本來已經熬到了詹姆斯的巔峰暮年,只要再堅持最多一兩個賽季,他就將擺脫老二的帽子,堂堂正正的做他的聯盟第一人。
可他,偏偏就選擇了去抱世界上最粗壯的大腿,讓「千年老二」的身份,徹底坐實。
那個賽季,哈登再一次進化。因為陣容既無大腕又無深度,開賽前普遍不被看好的火箭拿下55勝的西部第三戰績,哈登更是憑藉29分11助8板,榮膺了聯盟助攻王,MVP呼聲一度響徹雲霄……然後,歸於寂滅。
這世上總有一種悲情,比你的悲情更加悲情。
接連失去了大哥和三弟的威少,突然暴走,如杜鵑啼血般,決意獨力重建雷霆廢墟。整個賽季他大包大攬,最終創下了羅伯特森之後,聯盟50年未見的「場均三雙」神跡。
賽季得分王,單賽季42場三雙,西部第六,威少生生的從哈登嘴裡,奪下了MVP肥肉。儘管一直落人口實,但那樣的奇蹟,因世所罕見而被萬人推崇。
奧拉迪波來的根本不是時候。他碰到的,剛好是被憤怒和絕望沖昏頭腦的威少,本該成為最佳拍檔的他們,不得不只經歷了短短一年的相處,就再一次別離。一年時間,奧拉迪波從奧蘭多搬到了俄城,連鄰居都沒有混熟,又匆匆忙忙的搬去了印第安納城。
要知道,就算是那樣,一切都還有救。
因為奧拉迪波換來的,是另一尊側翼大神——保羅·喬治。
可惜,威少已經習慣了一個人主宰球隊的命運,他甚至開始享受起「場均三雙」帶來的話題和榮耀。他在個人數據和球隊戰績的平衡上迷失方向,也不知道該怎麼跟新來的喬治和睦相處。他最愛的人相繼離開,讓他不再願意付出更多的情感,生怕換來的,又會是蝕骨難消的疼痛。
2018年,雷霆勉強搭上了季後賽的末班車,也終究沒能逃脫一輪游的壞運氣。球隊為了彌補在哈登身上犯下的600萬的錯,決心用百倍的代價去成全三兄弟中僅剩的威少。但當他們年復一年的繳納超級奢侈稅卻無力突破首輪之後,整支球隊都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惘。
他們似乎逐漸開始明白,雷聲再大,也不過是一種聲音,並不能「超音速」。
唯一讓威少開心的,便是他又砍下了賽季三雙,成了聯盟歷史上獨一檔的「連續三雙大神」。可他不明白的是,人們好像並不喜歡,他們開始稱他為「刷子」,說他讓「三雙」這原本珍稀的東西,變得廉價甚至討厭。
而哈登,自從脫離了卡戴珊的桎梏,漸漸的品出了球場中的快樂,以及當上領袖後的那種被需要和被尊重。2018年,連續三雙的威少,在哈登的65勝以及31分9板面前,毫無抵抗力。
MVP桂冠,終於如願以償的戴到了哈登頭頂。
那些本該屬於你的東西,可能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而遠在奧克蘭的杜蘭特,此刻正在享受球隊兩連冠和自己的連莊FMVP。可就算是這樣,他還是習慣性的被圍攻,他還是一邊忿怒反抗,一邊默默的為勇士做犧牲。
他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總是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和祝福。
直到2019年,直到真正的悲劇,一夕鑄就。腿筋斷裂的那一刻,他安靜的坐在地上,臉上沒有任何憂傷,反而更像是得到了一種解脫。
在那之後,我們看到了另外一部令人目瞪口呆的劇情。
整個系列賽與杜蘭特瘋狂對飆且完全不落下風的哈登,在大哥倒下的那一刻開始,便選擇了隱身,他決意用消極怠工,去完成剩下的,本來一定是光芒萬丈的衝冠旅行。
至於威少,依然與被迫留守的喬治搏到了季後賽資格,然後又在第一輪的泥淖里,翻了一個大跟頭。這個時候,他已經在「三雙」上走火入魔到了,連往常輕車熟路的得分,都變得舉步維艱。
待一切塵埃落定,我們聞到了空氣中四處散發出的厭倦:杜蘭特厭倦了金州,哈登厭倦了保羅,而喬治,厭倦了威少。然後是,出人意料的,卻又義無反顧的,全部重啟。
杜蘭特帶著歐文,到了百廢待興的籃網,喬治跟著卡哇伊去了快船,而威少,竟然單換保羅,與三弟哈登,攜手再戰。
雷霆的三少時代,完全落幕。
像一部歷時12年的喜劇,僅僅演了5年的歡樂,便開始轉成了徹頭徹尾的悲劇。而三少合體的那三年時光,真的是驚艷絕倫。可惜,美好總是如此短暫,而痛苦,漫長到痛徹心扉。
當雷霆意識到在哈登身上犯下大錯之後,曾經拚命去挽救過,但一次次的嘗試,卻發覺那不過是「不做也錯,做多錯多」的死循環之後,他們做了天底下,最溫暖而妥帖的安排。
為了把威少送到他心儀的火箭,也為了補償當年對哈登的愧疚,他們甘願吞下保羅史無前例的巨額垃圾合同,為三少時光留下最後的體面,和最大的念想。
如今,三少都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只是大哥再也不能當他的聯盟第一人,二哥再也無法獨挑大樑,而三弟,同樣再也不用一個人扛。
他們曾經反目成仇,但從此以後,他們又會親如手足。
也許有一天,他們會再一次相聚,也許在火箭,也許在任何一支別的球隊里。他們不再是曾經的翩翩少年,但他們永遠都是「雷霆三少」。
多希望有那麼一天,溫暖有愛的大哥,帶著耿直任性的二哥,和細膩善良的三弟,並肩作戰。哪怕巔峰不再,哪怕無力登頂,但那依然是我們能想到的,最美的畫面。
那畫面,會為我們溫柔那似水流去的歲月,讓我們不至於在心頭的某一個角落,留下這一生,永難彌補的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