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時候,很多媒體在引《大公報》的報道:索羅斯前幾天又來悄悄做空香港了。
98年,索羅斯狙擊香港,是從股市、債市和匯率三路同時進攻,這次貌似是只做空股市。
在近期港股下跌的過程中,索羅斯與反對派的幕後金主、壹傳媒的黎智英勾結,大概準備了20萬張恆指的空單。
9月4號的時候,恆指暴漲4%。索羅斯發現事情不對勁,5號大筆拋售空單,沒想到卻遭遇到了港交所電子交易系統故障,下午衍生品停止交易,吃了一大悶棍。
9月9號,索羅斯在《華爾街日報》上發了一個專欄,說對打敗中國很有興趣,勝過關心美國家利益。
這一套動作下來,很多散戶都經歷過:5178點滿倉,發現不對勁,正準備跑的時候,發現千股跌停了,連滾帶爬出坑之後,說:這次手滑,下次我肯定能跑掉。
話說索羅斯與巴菲特這倆人,是真正站在全球投資(機)巔峰的倆人,1977到2016年,巴菲特的年化收益率17.6%,1985年到2004年,索羅斯的量子基金的年化收益率是20%。
為啥一個人是「股神」,另外一個是「破壞者」?
因為同樣是賺錢,巴菲特是依靠「做多」,買入並持有,更多地像是一名建設者,索羅斯則是「做空」並拋售,掠奪別國人民財富,是一個破壞者。
很多時候,財富到了一定級別,就應該追求一些更高層次的東西,因為能力越大,責任越大。
黃台之瓜,你摘得越大,就越應該給後人留下種子。
--------------------------------
今天跌得比較多,多留點時間給大家按按摩吧。
看到中信證券做了一個統計,普通股票型基金在科技板塊的倉位,已經達到了歷史高點了。
科技股的景氣周期,肯定還沒走完。但是即使是牛市,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一路漲漲跌跌。
好公司與爛公司的差別就是:一輪暴漲之後,好公司只是橫盤或者微微回調,等待下一波業績釋放,而爛公司是從哪裡來就回哪裡去。
另外,跌了大家也別慌。
對於大資金來說,股票和債券的收益率的比較是衡量估值的重要指標。一般業內是用股市整體收益率,與5年期國債收益率的比較,來衡量股市的整體估值水位。
我做了一個圖,大家看看:
上圖中藍線是股市收益率減去國債收益率,紅線是滬深300的走勢。兩條線基本呈現很強的負相關走勢。
綠框標出的是兩個典型的代表:
2015年大牛市,股市估值極度泡沫,收益率比債券還差,這種情況下結果只能有一個:崩盤。 2018年年末,大熊市末期,股票估值低,收益率大幅超過債券,才能有年初的小牛市。
看圖中藍線,所處的位置處於偏高的位置,股票相對債券的收益率是偏高,換句話說就是現階段股票吸引力比債券強。
另外,現在大背景是全球利率下行期,國債收益率也會隨之走低,因此股票的吸引力會增強。
這種分析方法在美股也是適用的,美債30年期國債收益率達到4%的時候,美股往往會出鬼故事。
這種估值分析方法,無論是定投還是炒股,都值得收藏一下。
-------------------------------------
今天星球分享的是全球股市裡的估值方法的變遷,股價 = PE * EPS(每股收益),到底哪一個是更加重要的變量?
A股目前還處於PE主導的階段,但是發達市場已經轉向EPS主導了,換句話說,我們是瞎炒,發達市場則更加看重內生增長。
所以很多人去了美股感覺玩不轉,因為PE那套根本就不適用。未來的A股也會走這條路。
感興趣的戳進來。
另外,公眾號菜單欄更新了,增加了行業和指數的估值查詢,歡迎點擊。
更多精彩,關注公眾號【投研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