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的瓜,只要有手機的人,應該都被迫吃了幾斤,我不得不寫下這篇文章,消化一下。
1月18號中午13:01,平地驚起一聲雷。張恆發了一條微博,爆出自己在美國育有兩個孩子,熱搜瞬間就爆了。
緊接著,爆出兩張孩子的出生證明,父母名字一欄赫然寫著SHUANG ZHENG和HENG ZHANG:
<
滑動查看下一張圖片
>
幾個小時後,又爆出一段震碎大家三觀的錄音,關鍵字:代孕、棄養、孩子打不掉TMD煩s了,網絡沸騰了,微博伺服器將崩不崩。
部分錄音文字截圖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然而,最讓我震驚的,還是晚上那條錄音:疑似鄭爽說,他們棄養,其實給一些沒有孩子的家庭,其實是作了貢獻的,而且勸張恆母親,他們以後感情好了,凍的受精卵還可以用(言下之意,想要孩子又可以繼續找人代孕),OMG,我當時聽完手都在抖了。真的徹底驚呆了!想要就找人代孕,不想要就棄養,隨時可以重來一遍,這和販賣人口有何區別?活生生幾條人命啊,幾個人一生的事情,為什麼她可以如此輕描淡寫?
大家驚呆了:何止瘋,簡直就是壞透了!
她是一開始就又瘋又傻還壞嗎?!
並不是!
根據網上的各種新聞報道,鄭爽2歲學習才藝,4歲第一次登台, 5歲參加鋼琴、長笛、舞蹈等興趣班,開始各種比賽。12歲隻身離開家鄉,一人從瀋陽去到成都,在寄宿學校學舞蹈。 榮譽證書一抽屜,高考時同時被中戲、北影、上戲三所院校同時錄取。12歲就獨立了,還沒成年,人生就不缺錢了。
小時候練琴,只要沒有練好就會被木棒打手,犯困的話冷水就會噴上來。有時候爸爸都會因為母親的過於嚴厲而發生爭執,但是看到父母吵架,孩子自然會更害怕,於是小小的她拉著爸爸不要吵了,她好好練就是了。
12歲時,父母安排她去成都上學,她覺得自己被父母拋棄,可是母親不顧周圍人的反對,一句「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勢在必得。臨行前夜,鄭爽以一件小事為藉口大哭,母親對她說的話是:「我死了你都不一定能這麼哭」(孩子聽了一定覺得自己無能又不孝吧),並且威脅鄭爽:「你哭吧,明天我也不送你了。」鄭爽害怕極了,趕緊跟母親道歉,乖乖收拾東西。
一個人在成都, 被同學排擠嘲笑是鄉巴佬,孤單、挫敗,成績一落後,就讓她感覺自己變成了一個「壞孩子」,就連 看到同學親嘴,內心都慌得不得了,生怕自己也變成這種「壞孩子」,暗自下決心「要考第一」「現在學習充實了自己,以後才會有甜頭」。
看到這裡,大家看到了什麼?像不像一隻在籠子裡,被長期用電擊的猴子?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了,但無形的牢籠和電網,無時不在!
直到成年之後,她談起這段往事,依然淚如雨下。節目上,父親問她還怪自己嗎?鄭爽沉默了很久很久很久,說:「嗯,還怪。」
綜藝節目《旋風孝子》截圖
考了91分還要被媽媽大罵一頓,表示「失望」。母親很少對她表示肯定,多年後在一次採訪中,她母親說:「說不出違心的話」,言下之意就是,沒有達到我的標準,就是沒有達到。可以說,鄭爽的童年,都是在無盡的滿足父母的期待和要求之下度過的。基本可以肯定,大部分時間她都會感到自己無能、無力、不被認可和愛著。
所以,大家可以想像,她內心是多麼的自卑和敏感。
離開家後,她將所有的心事都寫在了日記本上,可以說相當細節,但是對父母:已經是個報喜不報憂的懂事的孩子。
所以,懂事、聽話、孝順、學霸、努力、堅強、獨立。這些名詞用在童年的鄭爽身上,不為過吧?和又瘋又傻還壞,至少沒有關係吧?
小時候太懂事,正是悲劇的開始
應該很多讀者都看過海桑的這首詩:
一個小小孩,如果他
乾乾淨淨
衣帽整齊,
如果他
規規矩矩,
這可並非一件多好的事。
如果他一開口
便是叔叔阿姨好
再見再見你好,
如果他四歲就能讓梨,
這又有什麼意義?
一個小小孩,應該是
滿地亂滾
滿街瘋跑,臉和小手都髒兮兮的
還應該有點壞,有點不聽話
他應該長時間玩著毫無目的的遊戲,
他是一隻自私、可愛,
又殘酷的小動物,
他來到世上,是為了教育我們,
讓我們得以再一次生長,
而不是朽壞下去
鄭爽,應該完全沒有這樣的童年。
她母親公開表示,給她報那麼多興趣班,就是為了實現她自己的理想,沒有乾上演員這一行,覺得特別遺憾。從鄭爽四歲開始,她就制定了10年計劃,並嚴格實施和執行。先學什麼,後學什麼,包括沒考上北京舞蹈學院附小,心一橫把女兒送到了成都,可以說一切都在母親的掌控之中。
有一次,鄭爽和母親發生衝突說不想去參加一次考試,母親的回覆是:「這怎麼還有你選擇的呢?!」「願不願意都得整」 。
鄭爽曾在綜藝節目裡,對父親控訴:」我都跟你說過一些問題,你就非得把我往死里搞我。」
綜藝節目《旋風孝子》截圖
難道鄭爽的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嗎?不,他們應該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對孩子的愛,都是為了孩子好,現在苦一點,將來就好了!我敢肯定,這樣的父母千千萬,只是孩子有鄭爽這樣天賦的極其少。
孩子不會想這麼多,將來是什麼,她不知道,但是她知道,現在怎麼做,父母會愛自己!
父母控制越多,要求越苛刻,孩子為了懂父母的事,討父母歡心,就必須謹小慎微,全力以赴達成父母的目標。否則,就會失去父母的愛,這對孩子來說多可怕!
所以,直到成年,考第一這樣的目標,都不敢動搖。為了拍戲, 168身高,體重一度到35公斤。一些合作的明星發現她經常自言自語。鄭爽應該不止一次崩潰地提到過,覺得自己不喜歡也不適合在娛樂圈。
一個永遠活在否定、打擊、控制之下的孩子,註定要極其懂父母的事!
她沒有機會去考慮自己作為一個小孩,原本應該去做什麼,學會什麼。
小時候只懂父母的事,
長大就很難懂自己的事!
一個人必須在小時候,懂孩子應該懂的事,才能過好一生!
1988年,在一次會議期間,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
這位白髮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兒園。」
提問者愣住了,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呢?」
科學家耐心地回答: 「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鄭爽的童年,可能更多地在學習,怎麼拿到第一名,然後用第一名,換父母的愛和關注!這個目標直到成年,都一直緊握著。所以,看了她的家庭和成長經歷,我總擔心這根弦會繃斷,一旦繃斷,後果應該不堪設想。
從小就繃得很緊的她,沒機會和自己連接,更無暇顧及旁人了。所以, 該怎麼關心他人,不占有別人的東西,怎麼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怎麼愛護這個世界和他人,她懂的很少很少。(再聯想一下這幾天的行為)
根據之前的新聞,我看到有報道說,學校老師投訴鄭爽不聽話,不願意接林黛玉的角色,之後又頻繁接到公司電話,說不配合安排,失聯了。 之後,什麼私自變賣劇組的道具,家裡寵物因為缺少陪伴而有明顯攻擊行為,比如這次代孕、棄養風波……都證明,應該在幼兒園學會的這些,她都不懂。
她太懂父母的事,對自己應該懂的事,懂得太少太少太少了。
不懂事的大人,巨嬰「瘋」一般的行為
這些年看鄭爽的行為,總是感覺有那麼一些」瘋「。
因為她沒有真正長大過。
成年後,當名利從四面八方涌過來,她終於過上了「苦盡甘來」的生活。這是她從小接收到的教育。
接下來何去何從?遲到的叛逆期終於來了。
據網上報道,鄭爽對父母最經常的指責是:「你們從來都是提問題,而不幫我解決。」雖然還是當年那個只需要考第一,其它問題父母搞定的孩子。但總算長了一些氣場。
再後來,就有了鄭爽喊話「放飛自我」,喊話媒體和黑粉,帶領粉絲走出新浪微博,招募團隊,建立自用app。
鄭爽看似長大了,但其實並沒長大。從小就具有的 懂事、聽話、孝順、學霸、努力、堅強、獨立……為何長大就成這樣了呢?
正常人和巨嬰之間最大的區別,就是——社會情懷,是否關心這個世界和他人,能肩負起社會和家庭的責任。
如果沒有,那就是一個巨嬰。
很多在我諮詢室里長大的成年人,離開時,我都會用一句話鼓勵他們——「輪到你上場了!」
我看到很多粉絲擁護她,認為豪宅、找代孕的特權、任性的本事都是她自己努力得來的,我就感到震驚,社會巨嬰真不少。
下圖,是東京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教授上野千鶴子,在東京大學入學典禮的一次演講截圖:
無疑,鄭爽是非常努力的,可是她僅僅將這種努力,用來追逐自己的勝利,用自己得到的環境恩惠去貶低那些處於弱勢環境中的人,比如那些代孕的婦女。她和她的家人,應該從來就沒有想過,如果你不是群居在這個社會,只拿這次疫情,背後如果沒有防疫戰士們負重前行,哪有你的歲月靜好?
有很多年輕的粉絲,擁護她的任性,覺得她活出了自己,在這個強調個體的時代里,或許很多人都還沒有長大過,不知道,作為一個成年人,「輪到你上場」的含義。
那個沒有長大的孩子,的確不該有孩子,這註定是一場悲劇,一對沒長大的父母,兩個代孕的女人,兩個無辜的小生命,兩個荒唐的祖輩……
寫在最後:
寫下此文,只希望,世上少一些「懂事」的孩子,多一些「懂事」的大人!
我不是鄭爽粉絲也不是要替她洗白,但我也打心底不希望她被輿論殺死。
我希望能從教育和心理成長的角度,敲醒警鐘。在這個雞血的時代里,有許許多多的父母都會認為,把孩子逼去某一條成功的路,將來就好了,就算怪自己也無所謂,也無憾。這樣的想法,很危險。
那一切都是家庭教育的錯嗎?絕對不能這麼說,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不能永遠活在「受害人」的角度,每個人的成長都必須要立足在當下,因為過去已經沒法改變了,而將來有無限可能。如果願意長大,任何時候都不晚。
END
我是牛媽彭小蹦,畫漫畫的心理諮詢師,出版書籍《成長,不慌張》,阿德勒學派心理諮詢師,8年專注家庭關係成長路,2年心理諮詢,1000多篇文章,和幾十萬媽媽的成長故事,歡迎關注!
推薦給更多人,來個三連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