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美食擋不住,二十四款小餅乾,手把手教你做

2019-07-31     從前帥的韓小廚

許多人都喜歡吃餅乾,餅乾不但好看,而且美味,吃完一塊還想吃一塊,根本停不下來。餅乾不管是油脂和黃油豐富的曲奇,還是有粗糧加入的燕麥餅乾和雜糧餅乾,只要適量食用,都是一種美食,能讓吃貨們記憶猶新。

這次為大家帶來滿滿24款餅乾做法,餅乾要比麵包和蛋糕好做很多,只要你想,每個人都可以嘗試著做一些。專業配方,裡面提到的原材料,比如專用的酥油,可以去某寶去買,也可以用大黃油代替(推薦安佳大黃油,餅乾好不好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油好不好,所以不要貪便宜哦!)。配方里提到的奶油,推薦用大黃油+淡奶油(或牛奶)代替。

【1】

【2】

夏日美食擋不住,二十四款小餅乾,手把手教你做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烘焙小知識

根據面胚狀態分類

餅乾可以根據面胚的形態可以分為:固體類,液體類,泡沫類

固體類:固體類是最常見的面胚狀態,固體類的製作方法,整形方法,構成比例多種多樣還可以細分成多個種類。

液體類:液體類也是比較常見的,最常見的就是瓦片(tuile)。由於這類的面胚可以流動,因此經常會用一些道具來進行輔助整形。瓦片餅乾可以趁熱整形成各種形狀,裝飾在冰淇淋或各種蛋糕上。這種餅乾由於糖分多吸濕性強,如果不注意保存會變得不脆。

泡沫類:泡沫類包括蛋白霜,馬卡龍,達克瓦斯,手指餅等需要將雞蛋打發的面胚。(你沒看錯,有些國家將這些也歸為餅乾)

根據製作形態分類

根據製作形態可以分為:壓平整形類,裱花類,冷凍類,手整形類。

壓平整形類:將面胚壓平後用模具扣取烤制的餅乾,這種做法多用在水分少,具有可塑性的面胚。壓平整形類的餅乾多種多樣,比較特殊的有,以麵粉為主,油脂含量只占10~20%,幾乎不加砂糖的蘇打餅乾或以麵粉為主的細長的棒狀餅乾。這種類型要儘量少使用手粉,快速將面胚擀得薄厚均勻。

裱花類:將面胚放入裱花袋,裱在鐵板後烤制的餅乾。這種方法多用在水分較多的面胚,製作時要注意,裱花袋裡不能放入太多面胚,放太多容易用手的溫度將面胚軟化。這種做法烤制時面胚底部會有些擴散,因此裱在鐵板上時要大小均勻,間隔相同。

冷凍類:將面胚整形冷凍後切片烤制的餅乾。這種方法多用於油脂量較多的面胚。這種方法從冷凍庫拿出面胚後,要儘量快速切。

手整形類:用手做出相應的形狀後烤制的餅乾,適合做一些用機器,模具做不出的形狀。

蛋黃與蛋白製作的餅乾有何不同?

在其他材料相同的情況下,分別用同重量的蛋黃,蛋白製作餅乾會有什麼不同?

  • 蛋黃:蛋黃中含有油脂,不容易打發,因此用蛋黃製作的餅乾,體積不容易膨脹,形狀與烤制前相差不大。蛋黃中的油脂可以使餅乾味道濃厚,兩者對比蛋黃製作的餅乾味道最濃厚,口感最酥且口溶感好。
  • 蛋白:都知道蛋白具有打發性,但蛋白加熱後還具有膨脹性。使用蛋白的餅乾要比只使用蛋黃的餅乾體積稍微大些。與蛋黃相比蛋白中含有較多的水分,因此要延長烤制時間。烤制只使用蛋白的餅乾時,隨著烤制時間蛋白中的蛋白質受熱過多容易變硬。這也是為什麼只使用蛋白的瓦片餅乾,都做的很薄的原因,也是瓦片餅乾雖然薄,但具有很強硬度的原因。

用同樣重量的全蛋或蛋黃製作餅乾,烤制相同時間不會達到蛋白的硬度,很容易走形。

餅乾的擴散現象

餅乾烤制時多少都會有一些擴散的現象。那具體哪些因素會影響餅乾烤制時的擴散現象呢

擴散小: 使用細粒糖(糖粉), 砂糖一次性倒入, 攪拌過多, 烤制溫度高, 面胚酸度過高, 使用的麵粉蛋白質含量和灰分含量低。

擴散大: 使用過多粗粒砂糖, 烤制溫度過低, 烤盤上油脂過多, 面胚呈鹼性, 使用過多油脂。


小編會持續更新更多烘焙主題的配方。如果喜歡,還請收藏、關注、並轉發,謝謝!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_PuAm4BMH2_cNUg-dc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