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沃柑看武鳴,南寧武鳴因為沃柑從一個籍籍無名的小縣成為今天的沃柑之都,只用了短短几年時間,一個縣的沃柑種植面積已經突破30多萬畝。隨著種植面積增加,種植效益也下滑明顯,沃柑價格從高峰期一斤10多元逐漸理性回歸到3元左右。但是就在武鳴漫山遍野的沃柑園中,有一片500多畝的紅江橙,長勢旺盛,生機勃勃,顯得多少有些「格格不入」,名字也很特別,叫做嬰兒果園。
武鳴沃柑突破30萬畝
基地的主人叫做劉漢武,武鳴人,父輩屬於越南歸僑,自己很有經營頭腦,在投身農業前一直做進出口貿易。從14年開始,對市場敏銳的劉漢武發現越來越多人在種植和討論沃柑,大家都熱議60畝沃柑賺900多萬的「神話」。對於這種狂熱,他卻很冷靜,他說,「大家都瘋狂在做的事情,不一定合適自己」。
劉漢武接受央視採訪
但是,做農業的心思已經定下了,他是個說干就乾的人,國家也在鼓勵土地流轉和規模化種植,很快投入數百萬真金白銀承包了500多畝土地。
當時,對於種什麼成了最大的難題,劉漢武深知,農業不是一錘子買賣,穩定的價格才有穩定的管理和穩定的品質,市場才能接受,穩定是他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這對於團隊來說這將是一道投入5到10年,接近千萬的選擇題。
很多人都勸他種植沃柑,但是他有自己的考慮。當時沃柑是最火的新品種,武鳴種植品質非常好。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缺點,需要大水大肥,前期投入大,潰瘍病嚴重等。更重要的是,大家都在種植,面積擴種太大,價格不穩定。
劉老闆給我們算了一筆帳:沃柑從種植到投產,光買脫毒苗就要十五六元一棵苗,其他成本加起來節約一點每畝需要1萬多,規格高一些的,畝成本甚至可以到2萬以上。如果種植幾年後沃柑價格掉到兩三塊一斤,那就沒多少賺頭了。
最後決定選擇傳統品種紅江橙。主要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1、紅江橙是兒時的記憶,果大形好、多汁化渣、風味獨特,在國外則被冠為「中國橙王」,是我國橙類的名優品種。而且,紅江橙和沃柑相比,相對好管理,價格也更為穩定。而且成熟期貯藏期都比沃柑有優勢。
2、紅江橙可以持續高產,武鳴九十年代的紅江橙依舊高產,所以面對當時經濟效益更高的沃柑,他們猶豫了,因為一個全新的品種是無法知道這個品種掛果後5年內是會不會出現不可逆的衰退。
3、穩定為主,不打沒把握的仗,團隊決定把錢省下來與好的農資公司合作,保證果品品質。這樣也促成了之後和大豐收的全面合作,農藥化肥全部採購全程記,錄構建可溯源體系,成為確保果品安全的堅實屏障。
果大皮薄的紅江橙
紅江橙武鳴地區早有種植,但是面積不大。劉漢武和他的朋友們從小吃著紅江橙長大,對它酸甜適口的獨特滋味念念不忘。「這是植入到基因里的味道,沃柑沒法比」,嬰兒果園的場長莫從軍說。
為了種出「兒時的味道」和嬰兒也能吃的品質和安全性,劉漢武在沃柑種植大潮中逆流而行,種植紅江橙,並把果園取名為「嬰兒果園」。
農資混亂慘燒根,尋找正規渠道成重任
2016年開始,嬰兒果園建成,幾萬棵紅江橙苗欣欣向榮,劉漢武邀請了莫從軍、許富貴和鄔乃權三位技術管理能力很強的夥伴來幫忙,看著果園從無到有建立起來,他們像孩子一樣照顧每棵小苗。
建園初期
技術管上,許富貴和鄔乃權對紅江橙有很多年種植經驗,他們表示,紅江橙的種植技術很熟悉,大問題沒有,但是小問題不斷。比如斜紋夜蛾比較厲害,最近蝸牛很多,但這些都不是什麼大問題,一開始最頭疼的是農資混亂的問題。
初次豐收
去年嬰兒果園已經第一次迎來豐收,數十萬斤果大皮薄的紅江橙很受市場歡迎。即使在去年柑橘整體價格行情不好的情況下也供不應求。和之前的設想一樣,價格很穩定,沒有大起大落。場長莫從軍開玩笑說:價格波動太大的話,心臟受不了"。
紅江橙豐收
進入19年劉漢武和他的團隊臉上多了幾分淡定不必再擔心銷路,可以更專注的做好紅江橙的種植管理,更專注的去提高果品口感和質量,他們說做農業要堅信口碑的力量,也許它慢一點,但它持久有力。
差異化才是出路
對於有志於從事柑橘種植的朋友來說,嬰兒果園是一個很好的案例,就像劉漢武說的,農業不是一錘子買賣,需要綜合考慮,冷靜比較。大家都狂熱的時候,更是自己要冷靜的時候。選對品種、做好管理,打通銷路,環環相扣。都做好了,才能迎來豐收。
目前的市場來說,全國柑橘種植面積超過3600萬畝,沃柑、砂糖橘種植面積不斷增大,據測算,全國人均要吃60多斤柑橘才能消化全國產量,供過於求比如導致價格降低。砂糖橘價格滑坡、沃柑也走入低迷,新進入行業的人應該多思考這個問題。
劉老闆在沃柑最火熱的時候冷靜選擇了面積少、品質非常好的紅江橙來種植,無疑是非常有預見性的。選擇差異化種植,保證穩定減少風險,無疑是聰明之舉,事實也證明了他的選擇沒錯。在柑橘整體價格低迷的時間段,他的紅江橙依然能保持穩定的價格。
所以,如果您要選擇種植柑橘,在選擇品種之前,可以像劉漢武老闆一樣,不眼紅別人的利潤,而是綜合分析,控制好風險。這樣,才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
關注「天天學農官方」,每天都能學到新的農技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