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揭示:「情緒神經元」調控動物的面部表情

2020-04-06     愛科學愛自然

在生活中,每個正常人都會表現出喜怒哀樂,科學家表明,動物也不例外,它們也有情緒和面部表情。


2020年4月3日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國際頂尖期刊《Science》在線發表了一篇名為「Facial expressions of emotion states and their neuronal correlates in mice」的研究論文,文章的中文譯名是《小鼠情緒狀態的面部表情與神經元的關係》。

研究發現,與人類相似,當小鼠嘗到酸甜苦辣時,它也會有不同的面部表情,這些表情受到大腦中「情緒神經元」的調控。



人類的表情

當面對不同的事物或現象時,我們的大腦會產生不同的情緒,同時,臉上也會自然的呈現出愉悅、厭惡、恐懼等不同的面部表情。


例如,如果對某個東西感到厭惡,我們的眼距會變窄,鼻子會皺起來,而且上嘴唇會不對稱地扭曲。即使是剛出生不久的嬰兒,當感到悲傷、快樂或反感時,他們也會以獨特的面部表情做出反應。


藉助機器視覺技術(machine vision),研究人員可以準確的將五種情緒狀態與動物的面部表情相關聯,因為計算機算法可以清晰區分愉悅、厭惡、噁心、疼痛和恐懼等面部表情,甚至可以衡量情緒的相對強度。


小鼠的情緒與面部變化


為了研究小鼠的面部表情,研究人員首先將小鼠進行固定,再將小鼠暴露於多種感覺刺激下,具體包括疼痛、糖水、苦水以及氯化鋰,同時,通過攝像頭對小鼠的面部表情進行檢測,如下圖所示。註:氯化鋰對眼睛具有強烈刺激性。



實驗發現,小鼠對每種刺激都會做出反應,實驗人員也可以看到明顯的面部變化,如下圖所示。


研究表明,老鼠的面部表情不僅僅是對周圍環境的反應,還可以呈現出內心的情感波動。例如,當疼痛感(Tailshock)越來越強,小鼠就越難受;與飽腹的小鼠相比,口渴時舔糖水(Sucrose)的小鼠看上去要快樂得多,如下圖所示。



另外,舔鹽水(Salt)的小鼠也會呈現出滿意的表情,但是如果非常咸,小鼠就會表示厭惡。


對此,研究人員提供了一段拍攝的視頻,其中,視頻左邊是舔糖水(sweet)的小鼠,右邊是舔苦水(bitter)的小鼠,讀者不妨自行對照一下,看一看兩種情況的小鼠表情是否有差別:


情緒背後的大腦機制


然而,情緒並不僅僅是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其產生於複雜的大腦機制。因此,科學家們研究了大腦不同區域的神經元活動如何影響面部表情。結果發現,當神經生物學家激活某些特定大腦區域時,不同的情緒和面部表情會被喚起。



通過識別小鼠的面部表情,科學家們能夠進一步探究情緒在大腦中如何產生。現有的科學技術對研究起到很大的幫助,因為如果沒有可靠的情緒測量方法,就很難研究情緒在大腦中的起源。

對此,該研究的主要作者Nejc Dolensek指出,「在以前,我們可能會注意到小鼠面部有細微的變化,但是只能通過大量經驗來嘗試辨別其背後的情感因素,現在藉助自動面部識別系統,就可以很精確的測量小鼠情緒的強度和性質,並將其與大腦皮層的神經元活動進行比較。


如下圖所示,當使用光子顯微鏡測量單個神經元的活動時,科學家們還記錄下了小鼠的情緒表情,結果令人吃驚,當小鼠的面部表情在變化時,其大腦島狀皮層(plC)的單個神經元會以相同強度反應,此外,每個神經元僅與一種情緒相關。



最後,作者指出,這些研究結果表明,大腦中存在著「情緒神經元」,而且每種「情緒神經元」都對應著一個特定的表情。


參考文獻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8/6486/89/tab-pdf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Y0YUXEBrZ4kL1Vit4-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