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帶娃出去玩的老母親終於回來了,在被颱風耽誤行程的幾天裡,我一口氣刷了二十七集《小歡喜》,簡值停不下來。
看完之後,我覺得宋倩是一個被人誤解的人物,如果很多媽媽能有一半宋倩教育和規劃孩子的能力,可能都不會感嘆自己娃是學渣,每天還會為吼作業而熱血沸騰了。
並且,我認為宋倩是一個非常優秀且牢牢掌握生活主動權的女性。
首先,她並不是一個愛慕虛榮和拜金的女性,她非常理性且相信愛情。
根據喬衛東所說,他和宋倩是大學同學,在大學戀愛後結婚。
並且在婚後,喬衛東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幹啥啥不成,可是宋倩並沒有嫌棄和埋怨他。而且宋倩還非常有眼光的在十多年前就一口氣買下了書香雅苑五套房子。在當時,春風中學連區重點都算不上。
宋倩在當時連區重點都算不上的春風中學當老師,她已經敏感的感覺到了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以及高三的緊迫性,和學生家長面對孩子高考,不惜搬家、租房子的決心。
所以非常有魄力的一口氣拿下五套房子,就算當年不限購,不限貸,房價便宜,但對當時的喬衛東和宋倩來說,壓力也會相當大的。
宋倩對喬英子說過,媽媽是個喜歡計劃未來的人,從出了大學校門,結婚後,便早早做好了規劃,將未來幾年內生活的每一步和可能面對的問題都考慮好了。
所以,我們看到她買房子之前,已經非常明確了這房子未來會租給什麼樣的人?他們的關注點是什麼?選什麼樣的房子可以一下子打動他們?
房子未來的客戶就是那些高三學生的家長,高三一年十個月的租期,幾乎不會斷檔,租金收入可以抵掉月供。
提前計算出家門到學校,只需要四分半鐘,大大節省了時間,可以留給孩子更多的休息和補習時間,不會把大把時間都花在路上。
而且自己上班也更近了,方便照顧孩子和家裡。
有這幾套房子,喬衛東再做什麼生意資金周轉不開的時候,名下這幾套房子也足以抵押、貸款,盤活資金了。
都說買房問老公,一問全劇終。
喬衛東當年能順利同意宋倩一下子買這麼多套房子,自然也是因為宋倩算的帳句句在理,喬衛東是生意人,其中利弊自然一聽就清楚。
可住、可租、可售,房產投資的三個要點,宋倩全考慮到了。
並且不是買了一套、兩套,而是槓桿最大化,一下子五套,爭取最大優惠,這在當年尚是普通人的喬衛東和宋倩夫婦來說,也是非常有魄力和遠見的。
即使當下有壓力,但是為未來的生活多了幾重保障,宋倩為自己小家的規劃可謂深謀遠慮。
這正是這幾套學區房,後來奠定了後來富足的生活基礎。
當喬衛東在婚內出軌(喬衛東堅持說當時是喝醉了,被人下套),她選擇了離婚而不是原諒。
這件事對她傷害很深,都十幾年過去了,她談起這段往事時,還是會說,男人啊,你對他越好,他們越想逃走。
雖然這樣說,但宋倩離婚卻離得乾脆利落。在婚姻里,付出多少都是自願的,也是應該的,但你背叛了我,背叛了婚姻,那麼我也不會將就。
對於出軌這件事,我覺得宋倩非常清醒,清醒得甚至決絕。
在成年人的感情世界裡,沒有無心之失這件事。
一個人選擇出軌的那一刻,心裡是非常清楚會給對方造成什麼樣的傷害的,但還是去做了。說明在責任與私慾之間,出軌的那一方更願意在當下去滿足自己的私慾。
甚至可能連糾結都不曾有過。
所以,當一個人真的出軌了,那也意味著他(她)在逃避家庭的責任,逃避人性的自私。
事實上大多數出軌者都是慣犯,他們可能一邊道歉,一邊仍然和第三者糾葛不斷。
當然,也許喬衛東真的是酒後被人下套了,並沒有真的出軌,但酒後失態,無法控制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裡,喬衛東的應酬又那麼多,他能次次都清醒的管住自己嗎?
無論如何,那時的宋倩對喬衛東已經失去了信任感。
我想,那個時候,理性的宋倩就已經想明白了,餘生,她要為自己的生活負責,不再寄託希望在喬衛東身上。
所以,她將喬衛東換了個身份----前夫哥。
宋倩處理和前夫的關係,真的已經相當不錯了。嘴裡說著只能一個月見一次英子,其實還是讓他們父女一周見一次。嘴上說著放下東西馬上走人,但還是給喬衛東盛了一碗雞湯。
她也並沒有在英子面前抱怨和埋怨喬衛東,只是說喬衛東是你的爸爸,父女之情是永遠都無法替代的。
網上吐槽最多的,就是宋倩對喬英子壓抑式的母愛。
關於這一點,我有話想說。
喬英子是學霸,愛好是天文學,並且高中幾年一直擔任天文館的講解員。
喬英子學習好,顯然是媽媽宋倩一手帶起來的。
真正養育過孩子才會明白,雞娃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能根據孩子的性格、發展狀態制訂出學習計劃,還能年復一年的堅持下去,並且根據孩子的接受程度不斷的引導、調整、鼓勵,這真的是需要媽媽有超高的執行力和意志力還有耐心。
需要家長付出大量的心血和時間。
喬英子在學習好的同時,還發自內心的熱愛天文學,這種興趣愛好顯然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們的興趣是即時的、發散的,更多的是需要大人去引導、去發現。宋倩是高中物理老師,她應該很懂發展心理學,知道孩子在每一個年齡階段的心理發展特點,孩子小的時候可能興趣點非常多,但能真正發現其中樂趣,並且一直沉浸其中,並不斷的深入探索和學習的少之又少。
我相信,媽媽宋倩在英子小時候,一定也沒少下功夫引導和鼓勵。
宋倩說過天文館離家挺遠,一來一回大半天功夫就沒了,在英子小的時候,喬衛東忙於事業,基本顧不上英子,又是誰一趟一趟的帶小英子去天文館的呢?
這一興趣一直堅持到了高三的時候,宋倩才提出了反對,高一高二的時候宋倩都沒有反對過。
她並不是專制的母親。
並且,宋倩明明可以只憑房租收入就能當個全職媽媽,而她在照顧英子的同時,還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工作。最先是春風中學的老師,後來辭職成為了教育機構里的金牌物理老師。補習老師收入多高啊?稍微好一點的補習老師都至少一個小時一千塊了,更何況是宋倩這樣的金牌老師。
她白天上課,晚上還會有四個孩子在她家補習和答疑兩個小時。她一個晚上的收入就基本一萬塊了。還不算教育機構給她發的薪水。宋倩一個月當補習老師的收入保守估計也不會低於十五萬。再加上三套房子的房租收入,宋倩每個月的收入最少也能在15到20萬之間。
她有自己的事業,平時還會去練瑜伽,身材也保持得很好。
走路帶風,處事利落,邏輯嚴密。
但她也並不是個完美媽媽,這世上不存在完美媽媽。
她唯一的不足,就是太在意英子了。
她怎麼可能不在乎呢?母女相依為命那麼多年。
她拼盡全力,給英子帶來富足、有教養、有規律的生活,也將英子教育得不僅學習好,也性格和善,通情達理,有理想,有遠見,眼中有光芒。
也正是因為這麼多年,英子的優秀證明了她的教育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所以,才讓宋倩不斷的形成了正反饋,不斷的給英子加碼,最終造成了英子的心理壓力。
但英子與媽媽的矛盾爆發之後,這也正是一個契機,讓宋倩得以反思,自己一定是在某個方面做錯了,開始反思自己是否給英子施加的壓力太大了。
宋倩心細多麼細膩,有一個小細節,孩子們那天晚上都在酒店泳池中喝酒、聊天,季揚揚和方一帆還在學自家老爸的樣子,當一堆家長衝進來,奔向自己的孩子時,只有宋倩拿起桌上的杯子,挨個聞了聞。
這個細節太好了,這正是家裡有女兒的媽媽才會做出的事。
有女兒的媽媽,永遠對這個世界有著質疑和擔憂。
另外兩家是男孩,所以明顯大條了很多。
方一帆的性格是很好,可是童文潔絕對屬於那種騎牆派的家長,一會兒看見別人家雞娃成績好,看見自家不爭氣的兒子就想吼一頓,一會兒看見孩子辛苦,又同意了他玩手伴和遊戲。
成績不好的時候,就我不是你媽!
進步了五十多分的時候,就是媽媽好愛你!你下次再提高五十分,下下次考試再提高五十分,這樣四百多就到六百多了,就能夠上二本,就有大學上了!
請問,從小學到高三,他都是學渣了,你能指望他這幾個月內突然就能提高一百五十分了?
前一秒還在為兒子成績眉開眼笑,後一秒聽到排名沒有進步就歇斯底里,飯也不讓兒子吃,就給硬拽到培訓機構,恨不得天天補習,天天007。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在學習上沒有規劃,沒有從小建立起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平時騎牆,遇事就說我給了你自由,你就不爭氣,只會吼孩子的家長,有什麼資格去吼、打孩子呢?
詠梅老師扮演的劉靜和英子在天文館的那段對話很動人,英子說為什麼我的媽媽就不能這樣和我說話?
讓我想起曾經有個親戚家的小孩也對我說過相同的話,說我媽為什麼不能象你這樣和我聊天?
我說,因為我不是你媽,我不需要對你的未來負責,所以我可以保持平和、冷靜 ,甚至帶著輕鬆和幽默,但你是你媽的孩子,她無法做到不管你、放棄你。
即使寬容、平和、大氣、溫柔的劉靜,在面對自己的孩子時,很多時候,也很無措。
在季揚揚小的時候,他們夫婦倆選擇了以事業為重,那麼必然要面對的就是如今長大的孩子和他們的生疏和冷漠,十幾年沒在孩子身邊,孩子的行為習慣和性格已經養成了自己的一套風格,想要走進孩子的內心都已經很難,更別提去要求孩子的成績了。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父母,也不存在完美的孩子。
孩子在每一個階段都會遇到各樣各樣的問題,但從孩子們學生時代的發展來看,我更欣賞宋倩這樣的母親。
對孩子有耐心,有愛心,有規劃,有引導,有壓力,但也會反思自己。
宋倩這樣的母親,前半程已經做的足夠好,只需要在後半程,稍稍放手,回歸自己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