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好了,是抑鬱症變好的一個跡象,善於看到進步才能康復的更快

2019-10-31     二級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

睡眠好了,是抑鬱症變好的一個跡象,善於看到進步才能好的更快

眾所周知抑鬱症最大的典型症狀就是失眠,那種嚴重的失眠,比如:

1、 徹夜未眠;

2、 或者一晚上只能睡兩、三個小時的人(表現為入睡困難或者早早就醒來)等等。

類似以上這些情況的失眠,能把人折騰得生不如死,欲哭無淚。

如果這樣的失眠,長期持續地發生,必然就會加重我們本已經焦慮抑鬱的心情了。

可見,若想緩解我們的焦慮抑鬱情緒,那麼就必須把失眠控制好,最起碼能稍稍地得到緩解,那麼我們第二天的精氣神也會好一點點;

再者,睡眠一旦有了進步了,我們的心情必然就不會如此的焦慮和抑鬱了,取而代之的會欣喜、愉悅,因為對於一個長期嚴重失眠的人來說,渴望能睡著簡直比自己的命還要重要,就是因為失眠所帶來的折磨簡直就是對一個人肉體和精神上的雙重摧殘和消滅。

想想自己曾經重度抑鬱症失眠那幾個月時間裡,人仿佛之間一夜就老了很多很多,渾身無力,眼花繚亂,頭暈暈的感覺等等,折磨著我第二天行屍走肉的軀體。

現在想起來,都覺得萬分的恐懼與害怕。

我想這種害怕和恐懼、無奈、無助只有真正經歷過的人,才知道它的摧殘性有多麼厲害。

所以,我也常常說,一個人抑鬱症逐步變好的跡象就是睡眠變好了,或者進步了!

對於大多數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首先緩解的一定是失眠;換言之,如果一個重度抑鬱症患者,已經處在治療期了,但是雖然已經在治療了,可是失眠仍舊存在,那麼這種治療的情況幾乎是無效的。

原因很簡單,睡眠都沒有得到緩解,那麼我們的情緒又會好到哪裡去呢?該崩潰還是會崩潰,無法逃脫。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常理性的治療原理。

前面說到了,抑鬱症導致失眠,是大多數抑鬱症患者的一個典型的症狀之一,但也有少部分人會出現睡眠過多的現象,而這種現象通常的解釋為:「逃避現實的壓力和痛苦,而自我本能反應所選擇的一種抵抗方式」,即:「不想面對痛苦了,所以我要自我保護,通過睡覺來避免現實的痛苦了」。

然而這種不正常的病態逃避方式,當然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因為患者醒來後,往往會更加的悲傷、難過,該痛苦的事情、該難受的情緒一樣都不會落下。只是說大多數患者和少數患者,所呈現的睡眠方式不一樣而已,但是本質上都是一種抑鬱症的特徵表現之一。總體來說,如果要問哪種情況更加嚴重?那當然是失眠更為嚴重,而過多睡眠,雖然醒來後,仍舊會渾渾噩噩,但是這種狀況,至少保證了自己的睡眠時間。

而一旦失眠,既沒有保證一個精神上的休息,又會導致第二天更加的萎靡不振等等。

所以,這或許就是這兩者之間最大的區別吧。

不管是失眠還是過多的睡眠,在治療期間可能會存在一些差別,比如:

1、 失眠的人,在治療上會聯合安定類或者輔助睡眠的藥物幫助調整自己的失眠現象;

2、 而過多睡眠的人,可能只要藉助抗抑鬱抗焦慮的藥物就可以了,但是有一點值得說明的是:類似一些抗焦慮的安定藥物,具體名字就不說了(大家可以網上查詢),都會有睡眠輔助之作用。如此一來,對於睡眠過多的人,仍舊會有更加多的睡眠,但是這依舊不影響一個治療的效果,因為它的主導作用是抗焦慮,所以這時只有待到過多睡眠的抑鬱症患者焦慮抑鬱情緒得到了緩解與改善了,那麼睡眠過多的現象就會得到慢慢的改善與改變。

不過這裡也是需要患者自己在治療期間,自覺自救地去採取一些自律精神來克服這些問題,如:按時起床、或者堅持運動等等,這些自律習慣,都是能有效地改善睡眠過多的現象的。

而對於一個嚴重失眠的抑鬱症患者來說,在治療期,應該有一個這樣的意識:

即:自己的睡眠首先是要先得到解決的,如果自己已經治療了一個月了,同時又配合了運動,心態也極力去調整了,但是失眠現象仍舊很嚴重,那麼這種情況,就應該適度地去調整一個新的用藥方案了。不過這種情況還是比較少見的。

大多數抑鬱症患者,在半個月左右的治療期間,就會得到一個看得見的進步與控制緩解。

所以,大家在對待這種失眠的情況時,千萬不要著急,不要自己嚇自己:「認為是自己的腦袋壞了等等」。

其實你的腦袋根本就沒有壞,只是神經遞質出了問題而已,只要針對性地去找到原因、找到對症的藥物去治療,只有這樣,才能遏制住失眠,否則失眠就會繼續蔓延下去,惡化病情。

當然,大家在對待失眠這個問題時,也需要降低對睡眠的一些要求,比如:

在治療期,你從一晚上睡兩、三個小時到可以睡四、五個小時的時候,那麼這時你就應該為自己感到高興了,而不是仍舊沮喪悲觀著。

因為,好的心態往往有利於我們的睡眠;

而壞的心態,過高的要求,不但不會利於我們的失眠,還會加重我們的焦慮抑鬱情緒。

所以,我們要善於看到自己的進步,才能不斷地去肯定自己,從而減少自己的恐慌和焦慮壓抑的心情。

同時自救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無論是在治療期還是在康復之後,自救精神其實都是貫穿我們一生的。

如:「堅持適度地運動、健康的飲食、杜絕不良的嗜好(抽煙、喝酒、熬夜等等)、不斷提升自己的個人思想境界(讀書、認識新朋友、旅行等等)、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因為有一個愛好,往往就能愉悅充實我們乏味枯燥的人生。

總是,還是那句話,我們要善於看到自己的進步,慢慢來,不要給自己太高的要求,那麼我們終究會在自己的耐心與溫柔地安撫下,逐步走向一個健康的人生,到那時失眠也就不會再困擾我們了。

最後還是再送給所有的抑鬱症患者一句話:

善於看到自己的進步,我們才能讓自己的心情不斷地好起來,有時有些症狀,千萬別過於在意了,是人就會有這樣那樣的症狀,如果自己總為一點症狀而煩惱,憂心忡忡的話,那麼我們又怎麼能快樂得起來呢?學會帶著些許症狀快樂地去出發,該幹嘛幹嘛,反而會被把所有的症狀給消滅!所以,去放逐你的腳步吧!去追尋你的夢想吧!人生路如此之短暫,請把生命浪費在美好的事情上。

-end-

作者簡介

阿秋,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知名情感導師、知名情感心理學作家、身心靈健康傳播者;著有新書《走出心魔》一本療愈焦慮抑鬱的靈魂書籍,陪你一起療愈。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Sw3IW4BMH2_cNUgYkK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