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積極努力

2020-03-10     閩北日報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聲明,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日前突破了10萬例,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量已破百。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擴散蔓延,令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面臨極大挑戰。

在「這一嚴峻時刻」,世界衛生組織強調,遏制病毒和減緩傳播的每一項努力都可挽救生命,也可使衛生系統和整個社會有寶貴時間進行準備,找到有效治療方法並開發疫苗。

採取最全面、最徹底、最嚴格的防控舉措,中國始終堅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線。連日來,國際社會高度評價這些舉措為世界抗疫爭取時間,不僅全力維護本國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為維護世界公共衛生安全作出積極貢獻。

從新增確診1.5萬餘例到多地「歸零」,中國採取了哪些行動?

截至3月8日24時,除湖北以外,中國其他省份連續兩日無本土新增確診病例。武漢新增確診病例也連續兩日降至50例以下。

新增確診人數,是觀察流行病是否被有效控制的重要指標之一。從新增確診1.5萬餘例的「最高點」逐漸到多地「歸零」,中國採取了哪些行動?

2月16日至24日,由多國專家組成的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在中國四個省份開展為期九天的調研。

在聯合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布魯斯·艾爾沃德看來,中國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古老方法加現代化科技」措施,產生了更大的效果和產出。

這種「古老的方法」,指的就是「圍堵策略」,包括國家層面鼓勵大眾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進行大規模的體溫監測;暫停公眾集會、呼籲民眾減少出行流動等。而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5G等新科技,則為這些傳統防控方法插上「翅膀」,使之更加高效、便民。

在中國—世衛聯合考察組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布魯斯·艾爾沃德坦承自己曾對非藥物干預措施持「模稜兩可」的態度,「但中國的方法是,既然沒有特效藥,也沒有疫苗,那我們有什麼就用什麼,根據需要去調整適應,去拯救生命。」

各地醫務人員緊急馳援武漢;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神速竣工;疫情防控物資快速調度、人民為防控疫情犧牲正常生活……中國在與病魔抗爭中所展現的勇氣和無私大愛,令國際社會印象深刻。

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政府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通過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迄今已讓5.8萬餘人治癒出院,疫情防控呈現積極向好態勢。

中國—世衛聯合考察組還對各省的粗發病率進行了比較,估計「中國採取的政府主導的全社會防控措施成功避免、或者至少預防了全國範圍內數十萬病例的發生。」

聯合專家考察組專家一致認為,中國應對疫情的措施顯著地保護了本國和世界人民的生命安全,構建起了防止疾病國際傳播強有力的「第一道防線」。

第一時間與其他國家分享信息,透明、負責任的中國與世界共戰病魔

截至目前,中國已與全球100多個國家、1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分享疫情防控和診療方案等多份技術文件。

面對新冠病毒這個狡猾的敵人,中國在奮力抗疫的同時,也第一時間與其他國家分享信息,開展科研合作。

一張時間表,記錄著中國積極主動履行國際責任、同國際社會攜手抗擊病魔的堅實行動——

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信息,同有關國家保持溝通;

1月12日,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已收到中國分享的新型冠狀病毒基因序列信息;

1月21日,中方公布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引物和探針序列……

俄羅斯國家總防疫師安娜·波波娃說,俄方研究人員在病毒序列公布後不到7天的時間內就開發出診斷病毒的方法,這要歸功於中國醫療專家的努力,「中國專家公開、迅速的工作值得尊敬。」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曾益新說,中國已與世界衛生組織、歐盟、非盟等組織和有關國家建立了密切的技術層面溝通機制,還將支持中國紅十字會、中國疾控中心等機構派出專家組,與相關國家技術機構開展合作交流和專業技術培訓。

「比如取樣本做檢驗,樣本怎麼取,怎麼檢測,到底是檢測抗原、病毒還是血清、抗體或者是一起來檢測,這裡面有非常多的技術細節。」曾益新說。

英國政府首席醫療顧問克里斯·惠蒂在該國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發布會上,多次援引中國公布的數據,他表示,中國政府每天公布疫情的最新數據,對外界「很有幫助」。

守望相助,攜手加強國際聯防聯控和口岸管控

東京街頭,一個戴著小鹿玩偶頭套的中國女孩,手捧寫著「來自武漢的報恩」日語字樣的紙箱,掏出口罩分發給路人……「心懷善良,你就擁有最帥的盔甲。」她說。

目前,中國已向韓國、日本等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國家提供了抗疫物資和檢測設備等援助,並向伊朗等國派出了專家組。中國政府還決定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於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

疫情無國界。危機面前,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更應守望相助。

當前,中國疫情防控面臨外防輸入、內防擴散的壓力。挑戰面前,是同舟共濟還是以鄰為壑?中國作出了響亮的回答。

外交部領事司司長崔愛民說,我們願與有關國家加強聯防聯控,共同強化口岸管控措施,加強檢驗檢疫,共同維護好各國人民的健康和安全。

據介紹,根據疫情發展情況,中國地方政府將及時動態調整對外國來華人員入境後的防控措施。入境後,他們所在的社區還將為他們提供必要的保障和協助,幫助他們解決好生活方面的實際困難。

「我們對外國公民和本國公民一視同仁,無差別地執行相應措施,並且會充分照顧當事人的合理關切,尊重他們的宗教和風俗習慣。」崔愛民說。

「這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威脅,我們必須團結如一人。」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

疫情發生以來,共有60多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伸出了援手。當疫情在全球迅速蔓延,中國同樣與世界各國人民緊緊站在一起:到期的來華簽證可自動順延兩月、與各國民航積極分享疫情防控標準和指導材料、幫助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中小國家築牢防線……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說,中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贏得了世界的普遍認同與讚賞,體現了負責任大國的擔當,生動踐行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承諾。(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RLwwnABgx9BqZZIIu-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