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這個村生態旅遊火了,農民富了!

2020-04-24   和田在線

4月7日,記者走進洛浦縣阿其克鄉喀勒台拜勒村採訪,這裡春草初長,成片的杏樹花開正旺,置身其中,仿佛人在畫中。

喀勒台拜勒村地處山區、位置偏遠,坐落在洛浦縣城南35公里,全村人口88戶278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3戶82人,人均耕地1.29畝。

為了實現村民的脫貧致富夢,喀勒台拜勒村工作隊與村黨支部帶領全村村民大力發展集體經濟,擴大優質羊養殖,推廣特色旅遊,成立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養殖業,齊心協力創造幸福生活。

4月7日,在金山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正在精心喂養阿其克土羊。記者 古哈爾攝

旅遊養殖牽手共贏

為了幫助貧困群眾早日實現脫貧致富,喀勒台拜勒村充分利用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等得天獨厚的優勢,大力發展旅遊業,努力打造花園式鄉村。

2018年以來,喀勒台拜勒村結合庭院改造和美化鄉村建設活動,組織發動村民在房前屋後、道路兩側、河谷兩岸種植玫瑰花,把喀勒台拜勒村建成了花的海洋。通過發動村民主動參與家鄉發展、旅遊業建設,廣大村民的生態發展意識有了明顯的提升。

旅遊業的發展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帶動。2018年,在阿其克鄉的大力支持下引進千山河谷旅遊項目,通過對原有設施、場地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大力發展集住宿、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旅遊景區。項目開工後,項目施工人員全部從當地貧困戶中招錄,促進產業發展和貧困戶增收雙發展。

經過幾年傾心打造,這個距和田市區約60公里的山區村,如今已成為和田居民節假日選擇鄉村生態游的熱門旅遊之地。大眾遊樂設施及其他附屬基礎設施的運營,解決了全鄉72人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有21人。

景區建成後,喀勒台拜勒村每天向旅遊景區輸送羊羔10餘只,逢旅遊高峰更是供不應求,養殖戶年收入達10000多元。

依託景區,村民帕爾哈提·麥提圖爾蓀率先引進了50隻品質較好的阿其克土羊和35隻黑雞、40羽鴿子,每隻羊的純收入增加了150到200元。

阿其克鄉的土羊肉質比較鮮美,價格相對要高,工作隊與村兩委商量,通過養殖阿其克土羊來發展壯大經濟,促進農民增收。村第一書記向敖說:「目前,喀勒台拜勒村有36戶農戶每家養羊達到50隻以上。單通過養殖羊這項產業,就能為每戶貧困戶增收好幾萬元。」

初建旅遊景區農家樂的時候,並不是一帆風順,大部分村民並不支持。為了說服村民,向敖帶領黨員們耐心解釋做工作。

今年45歲的村民吾格麗妮薩·托合提庫爾班是發展農家樂的10戶代表之一,起初她並不支持發展旅遊業。如今在喀勒台拜勒村見到她,她總是樂得合不攏嘴:「還好當初聽了向書記的話,開辦了這家農家樂,要不我哪有現在這麼好的日子。去年一年我的農家樂純收入10000元,今年我還打算在農家樂閒置的土地里多種些各種蔬菜,以滿足遊客的需求。」

憂群眾之所憂,解民眾之所難

土豆種植是駐村工作隊從2018年開始帶著村民發展的特色種植產業。剛開始動員種植土豆時,村民很猶豫,因為以前從來沒有種過土豆,擔心種植、管理和銷售渠道等一系列問題。工作隊了解到這些情況後,多次召開村民大會做工作,對如何科學規範種植土豆、如何找市場銷售進行講解,細細的算清楚了投入與產出帳,慢慢打消了村民的顧慮。

經過辛苦勞作,喀勒台拜勒村種植土豆當年迎來了大豐收。「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望著這堆成小山的土豆,村民們喜憂參半,喜的是大豐收,憂的是銷路。

為了解決土豆的銷售問題,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員發揮自身優勢,積極聯繫銷售渠道,經多方努力,現已幫助村民銷售了近8噸土豆,切實幫助村民解決了困難。

村民們如今還清楚地記得,2018年10月22日早上天剛剛亮,喀勒台拜勒村村委會前的空地上早已是人頭攢動,原來都是得知消息前來購買土豆的買家。

「這裡的土豆個大皮薄、表面平整,價格還不貴,最主要的是這些土豆是純天然無公害的,吃著也放心。既能買到好的土豆,又能幫助到這裡的農民,何樂而不為呢?」前來收購土豆的一個買家這樣說道。

村民阿提開姆·阿色普曾經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缺勞動力,當時工作隊知道她家情況後,幫助她種植土豆。「從選種到種植,從技術培訓到聯繫銷路,工作隊的同志都親力親為,為了讓我們增收致富,工作隊沒少辛苦,我們真心感謝他們!」阿提開姆激動地說道。

隨著一車又一車的土豆被運走,村民們手裡捏著一疊疊的鈔票,他們臉上幸福燦爛的笑容,深深地印在了現場所有人的心中。

「我從小是個孤兒,是黨把我養大。黨和國家關心著新疆各族人民,我們生活得很幸福,我們的家鄉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村民用河水做飯、用馬燈照明、出門兩腳泥的生活一去不復返了,如今村裡通上自來水和照明電,一條貫穿全村的柏油路通到家門口。」75歲的村民熱比汗·喀斯木感慨地說。

以前的喀勒台拜勒村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落後、農民貧困程度深。近年來,農村基礎設施條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全村「五通七有」實現全覆蓋,家家戶戶通廣播電視,通網絡寬頻,老百姓搭上國家惠民好政策的快車,生活更好更幸福。

來源:和田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