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逐步穩定,為了復甦和發展經濟,目前,雲南、福建、河南、江蘇、北京等地發布了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清單,總投資額合計超過11萬億!其中以基建最為突出!這些行業包括建築業、運輸設備、房地產、鋼鐵、建材、煤炭、工程機械等。
2020年是脫貧攻堅決勝之年,「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響,經濟開年下行,如何迅速恢復並發展經濟,基建無疑是最好的選項。
就我國基建來說,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分析如下:
1、公路交通,總量較高,但密度、人均水平較低。
2017年,我國公路密度為0.51公里/平方公里,低於世界均值0.76公里/平方公里,連印度都拼不過,在主要國家中僅高於巴西、俄羅斯。
2、鐵路交通,總里程和人均水平均有較大空間。
2017年中國鐵路總里程12.7萬公里,密度為13.5米/平方公里,低於世界均值22.3米/平方公里。
3、航空運輸,發展空間還很大,幾億人沒坐過飛機。
2017年,中國頒證運輸機場只有229個,美國則高達近兩萬個機場。
從過去經驗來看,發展經濟也是基建最有成效!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汶川大地震、南方雪災,對我國經濟造成了重大打擊,災難過後,基建直接反彈兩倍!
2016年,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我國也是拿出殺手鐧,搞基建!這一次基建擴張的主力軍是PPP模式,占基建投資比重接近15%。效果也是立竿見影!
很顯然,今年的疫情過後,基建也會迎來大規模爆發,目前疫情還處於吃勁的關鍵階段,國家已經開始放開基建的手腳了!鼓勵農民工儘快復工,企業儘快復產,鐵路等基建迅速投入開發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O_0jXAB3uTiws8Ki6Z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