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任務從來都不是讓孩子時刻都開心,挫折,沮喪也是必修課

2019-07-27     資深肥宅奶爸

文|資深肥宅奶爸(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小文一直秉持著「快樂教育」的原則在教育自己家孩子念念。小時候,別人家的孩子都去上早托班了,小文也給念念報了班,念念去了一天,回家之後跟小文說:「媽媽,我不想上早托班了,不開心......」

然後,小文就真的沒有讓念念再去上早托班了。

一晃眼,念念五歲了,到了上學的年紀了,上學之後,念念因為趕不到班級的進度,經常回家哭鼻子,小文哪受得了孩子哭呀,秉持著「讓孩子快樂成長」的教育觀念,念念在小文的縱容下,成績是真的讓人「不快樂」。

好好的一個孩子,卻在家長的快樂包容下,變得沒有上進心,經受不住挫折,這是咱們為人父母的,想要看到的一幕嗎?

孩子時刻開心,註定逆商不高

逆商,是美國職業培訓大師保羅·斯托茨提出的概念,簡稱 AQ。指的是孩子在逆境中如何積極應對的能力,也可以將其看做是受挫力,有的孩子在困難,逆境面前一蹶不振,而這可能源於家長將讓孩子時刻開心作為自己的任務了。

正如文章開頭的小文一樣,由於她把「讓孩子快樂」作為教育孩子的宗旨,過度強調讓孩子快樂,導致在別的方面,對孩子過度縱容。任何事情,只要是孩子覺得不快樂,她就無限制的放低對孩子的要求,降低自己的底線。

因為孩子在家長鑄造的快樂「溫室」中呆的太久,導致孩子只要遇到一些不順心的、感覺不快樂的事情,孩子的內心就會承受不住,自然會影響孩子的逆商。作為家長,需要銘記的是,我們的任務不僅僅是讓孩子快樂,更重要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而孩子要想變得足夠優秀,那麼,孩子就要有修滿「挫折」、「沮喪」這些必修課程的決心。

家長的任務是讓孩子成長

人生路上痛苦和喜憂,願與你分擔所有;難免曾經跌倒和等候,要勇敢的抬頭。誰願常躲在避風的港口?寧有波濤洶湧的自由.....」歌里這樣唱!

對於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做的也是如此!陪伴孩子一同面對挫折和沮喪,而不是讓孩子的生活中只有快樂。

孩子每個階段的成長有不同的挫折,這都需要孩子自己去勇敢面對,而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做到的是讓孩子直面這些挫折,勇敢的去解決這些挫折,讓孩子能越挫越勇!如果孩子在這個過程中,產生了不好的情緒,作為家長需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處理這些情緒。

孩子有情緒,抱怨的時候,就是教育的最佳時期

01.積極傾聽

傾聽,是親子溝通的第一步

由於年齡和時代的差距,大人和孩子之間的了解,其實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深。所以,我們在遇到孩子抱怨的時候,我們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認真傾聽孩子的小抱怨,給與孩子陪伴,讓孩子有勇氣去面對、解決問題。

比如,在孩子回家抱怨學習難的時候,我們可以與孩子像姐們或哥們一樣,坐下來好好聊聊。

「寶貝,媽媽讀書時候,比你現在還要害怕讀書。那時候媽媽最怕的科目是地理,因為你也知道,媽媽連東西南北都分不清,更別提地理上那些經度、緯度了。現在,你可以跟媽媽說下,你覺得學習中比較困難的地方嗎?」

在孩子有情緒的時候,孩子是需要發泄出來的,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孩子,讓孩子覺得其實這不是什麼大事,然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一些想法,把那些不好的情緒通過抱怨的方式發泄出來。

這樣做,有利於家長幫助孩子舒緩情緒,成為支配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支配的奴隸!

02.重述事實——確保做到理解孩子的內心想法

這天放學之後,小夏一臉不開心,拉著耳朵癱倒在沙發上。
見狀,小夏爸爸好奇的問道:「你為什麼不開心呢」?
小夏鼓著腮幫子沉默......
小夏爸爸想了想,問小夏:「是上次模擬考試的成績出來了嗎?」
小夏遲疑著、面露難色的點了點頭,說道:「我的數學不及格,都怪我們數學老師教的不好,還總對我們發脾氣,導致全班都不喜歡他。」
聽到孩子這樣的回覆,小夏爸爸說:「你不開心是因為考的不好,還是數學老師不好呢?」
小夏想了想說:「我是因為考的不好才不開心...」
小夏爸爸:「遇到問題,咱們需要做的事情是解決好問題,而不是將問題推到別人身上。這次考得差也沒有關係,咱們繼續努力,爭取下次有進步,好不好呀?」
小夏點了點頭,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對於孩子的抱怨,咱們需要引導孩子自己說出問題,通過重複孩子說的話,讓孩子感知到我們大人是能夠明白他們的心情和想法,是站在他們一邊的。這個時候,家長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也會讓孩子明白自己身上的問題:抱怨並不能解決問題!

03.鼓勵孩子自己提出下一步

在孩子明白自己的問題的基礎上,我們需要給予孩子信心,讓孩子可以主動提出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比如,在小夏明白自己是因為數學沒考好而悶悶不樂的時候,小夏爸爸可以這樣說:「咱們家小夏這麼聰明,爸爸相信小夏肯定有好的想法了,對不對?」

「是的!爸爸,我要尊重老師,好好聽老師的講課內容。而且小夏還要多做一些題目,爭取把數學成績提上去!」小夏雄心勃勃的說著。

良言一句三冬暖,孩子在接收到家長的鼓勵之後,會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自己下一步需要做的正確事情,更加有利於孩子的成長、進步!

04.孩子不清楚,大人要幫孩子拆解大問題,引導孩子解決小問題

你的孩子是否因為成績一直提升不上去而悶悶不樂?面對苦惱不止的孩子,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做點什麼呢?

  • 首先,拆解步驟

在孩子為了學習成績而愁眉不展的時候,我們可以引導孩子把學習這件事拆解成幾個步驟:課前預習——課上聽課——課後預習——階段鞏固。

  • 其次,告訴孩子每一個步驟的要領
  1. 養成課前預習的習慣,在每節課之前,花10-15分鐘時間,把當前課時的內容自己看一遍;
  2. 上課的時候,要注意力集中,認真聽老師的講課內容,做好標記,不能理解的內容記得找機會向老師或者同學請教;
  3. 課後,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堂作業,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一邊回想老師上課的內容一邊寫習題,更有助於加強記憶力;
  4. 對於每部分的知識,要養成階段性複習的習慣,以3天——7天——20天——1個月——三個月——半年為一個階段,堅持複習之前的內容,能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

通過這樣的方式,孩子就會知道遇到其他的事情,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方法,將問題分成幾個小部分,逐一解決。

孩子往往會陷入以下的問題中:

  • 「難以解決」
  • 「我解決不了」
  • 「這個問題太大了」

我們需要教會孩子拆解問題,把大問題變成一個一個的小問題,逐一解決就好。長期以往,孩子也能養成自己解決問題的習慣,遇到真正的大難題,孩子也能想辦法解決。

家長常希望給孩子的生活錦上添花,其實,他的一切際遇都是成長的土壤,那些種種不完美,同樣是助力:失望、被拒、挫敗、孤單、無聊、單調……對這些,我們不僅要接納,甚至要珍惜,因為它們將使你的孩子真正強大起來!

不必刻意製造挫折,也別草木皆兵、屏蔽一切負面經驗。家長的任務從來都不是讓孩子時刻都開心,而是支持他的成長,陪伴孩子面對挫折、沮喪等各種負面情緒,直面生活中的各種難題!

今日互動:家長們會故意給孩子設立困境嗎?歡迎評論分享。

————————

為了孩子,我們一切以愛出發,發現育兒難題,解決育兒難題,奶爸和家長一起陪伴孩子共同成長。

關注【資深肥宅奶爸】,為你的育兒道路保駕護航,輕鬆獲取新鮮育兒資訊,盡在資深肥宅奶爸。歡迎諮詢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Np0O2wB8g2yegNDQaX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