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聖母院火災要拍成英語劇|法國人,這還能忍?

2019-10-17     新歐洲

作者:可頌

很少有一場災難能牽動全世界人的心;你還記得巴黎4月15日的晚上發生的那場火災嗎?

巴黎美麗和歷史的象徵——巴黎聖母院大教堂在一場大火中被損毀,脆弱的教堂尖頂倒塌,滾滾濃煙籠蓋了巴黎的整個天空,這座一直被各種暴亂、安全問題損害的城市再次陷入悲痛。

大教堂的木質尖頂被燒成焦炭,火焰從屋頂落下,數千名圍觀群眾潸然落淚;

所有人都無比焦急,每個人都在驚嚇中變得焦慮,只記得不停的擦拭眼中的淚水,祈禱災難早點平息。

500 多名消防員在大火中撲救了近 5 個小時,才終於在巴黎時間的晚上 11點讓這座建築基本「整體得到挽救和保護」。

高聳在天際的兩座宏偉塔樓幸免於難,但三分之二的屋頂被毀(回顧巴黎聖母院大火細節:LVMH、開云為巴黎聖母院捐出3億善款!雙塔倖存,文物獲救,教堂終將浴火重生!)

很少有一場災難會讓人久久悲痛,不能忘懷和平復。雖然大火被撲滅,受到重創的巴黎聖母院會如何修復和重建又成了所有人關注的重點。

大火發生後的2天,法國總理 Édouard Philippe 4 月 17 日宣布:法國將舉行一場重新設計巴黎聖母院屋頂線(roofline)的國際建築競賽,為了重修大火中坍塌的大教堂尖頂,以及主體中後部分木質屋頂,還說將「適應時代的新技術與挑戰」。

總統馬克龍號召,要在2024年巴黎奧運會開始前修復聖母院。重建工作如火如荼的展開時,卻有千名建築和文化遺產保護的專家學者呼籲巴黎聖母院的修復工作必須緩慢進行:不懂文物修復就不要瞎講!1186名專家請求暫緩巴黎聖母院的重建!)

請願的建築、文化遺產專家強烈表示:「不要為了展示效率,而忽視這項工作的複雜性,對於這座所有人都珍視的建築我們應該給予足夠的耐心和時間,找到既能最大化修復建築又能結合現代發展趨勢的方案。「

災難過去近半年,我們似乎都已經開始慢慢要忘記聖母院經歷的這場浩劫了?10月14號又突然爆出:今年4月15日發生的這場巴黎聖母院火災將被拍成一部迷你劇!

法國老牌電影公司百代(Pathé)將用這部劇進軍電視圈,與Vendôme集團、英國月亮河電視台(Moonriver TV)合作講述巴黎聖母院火災。

該劇將根據巴黎聖母院火災發生、搶救、到恢復重建的時間線,再現火災發生原因、消防員、警察如何讓聖母院免於完全毀滅並報道大火發生前後的各種細節,展現「一個國家的心臟,和它自身的脆弱」。

看到這兒,菌菌還真有點擔心。畢竟法國人的工作效率,嗯,這部片子和我們見面的時間應該真是未知、未知、未知、未知........吧!

雖然目前劇集還處於早期開發階段,尚未定名,製作方也還在物色編劇,同時在和一個有名的英國導演商談合作,這部備受關注巨作的製作方已經獲得美國《紐約時報》獨家報道的電視轉播權,且消息一出就在網絡引起了各種熱議:

有網友表示十分期待這部有意義的劇目;

也有不少網友希望法國能直面災難,以修繕和恢復歷史建築為主,不要先急著弄這些影視作品;

更有網友大呼希望重拍圓明園的歷史.....

製片人魯斯萊(Philippe Rousselet)透露:「這部劇的靈感來源於《車諾比》,將圍繞一個具有象徵意義的主題,回顧這個重大的歷史事件,其中將涉及無數個人物,從多個角度講述關於巴黎聖母院災難的故事。」

《車諾比》:車諾比核事故是一件發生在蘇聯統治下烏克蘭境內車諾比核電站的核子反應堆事故,被認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核電事故,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烏克蘭鄰近的車諾比核電廠的第四號反應堆發生爆炸,連續爆炸引發大火併散發出大量高能輻射物質到大氣層中,這次災難所釋放出的輻射線劑量是二戰時期爆炸於廣島的原子彈的400倍以上。災難共損失大概兩千億美元,是近代歷史中代價最「昂貴」的災難事件。2014年11月29日,無人機航拍了烏克蘭車諾比核事故遺址,在鏡頭中荒廢的車諾比靜謐如鬼城。

雖然我們還不知道最終這部劇的呈現是否能讓我們真的銘記這場屬於巴黎和全人類的災難,但也許我們真的可以因為劇而更懂得去保護和珍惜這些歷史和時間留下的珍寶。

但菌菌覺得最最最令人費解的是:貌似這部劇雖然會有不同的角色說不同的語言,但將主要會使用英語對白??傲嬌的法國人對於在一個在自己國家發生的事情,卻用英語對白講述,真的能夠忍嗎?

反正菌菌覺得很多傲氣的法國人怕是又要鬧意見了吧~~

最後,話說回來,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可以從很多影視作品中找到巴黎聖母院美好的影子了:

不斷被翻拍的經典電影《巴黎聖母院》中:卡西莫多跳下鐘樓的露台,為艾絲美拉達摘下小百花的畫面完美地呈現了聖母院的精雕細琢;

2004年充滿神奇色調的電影《愛在日落黃昏時》中,男主人公在塞納河畔給女主人公講到:「德軍占領巴黎的時候,撤離前,原本在巴黎聖母院埋了許多炸藥。他們留下一人按爆破按鈕,但那個士兵卻下不了手,他只是呆呆地坐著,驚嘆此處的美妙。盟軍前來,發現炸藥還在那裡,沒人動過按鈕。」

那時女主人公就反問:「你相信巴黎聖母院有一天會消失嗎?」

如果電影是真的,看到如今被摧毀的聖母院,士兵和女主人公應該都會痛徹心扉吧~

電影或是電視劇最終如何呈現這場災難,又以怎樣的方式去傳達和留住歷史對我而言或許都已經不是重點,最重要的難道不應該是如何從一次次的悲痛中找到方式去避免災難的再次出現嗎?

儘管在以前的電影、電視作品中,巴黎聖母院大多只是作為標誌性的背景存在,但至少聖母院給這座浪漫之都添了更多歷史藝術色彩和意境想像空間。

如今回頭再去看看這些關於它的影片,你或許也會情不自禁的感嘆,從此這就是我們回顧最真實的巴黎聖母院唯一的方式了。

所以,你們對這部「巨作」有興趣嗎?有期待嗎?

ref:

https://www.independent.co.uk/news/world/europe/notre-dame-fire-macron-spire-competition-windsor-castle-uk-architect-a8874531.html

http://www.artnews.com/2019/04/29/notre-dame-experts-open-letter-macron/

https://www.thetimes.co.uk/edition/news/sharp-british-ideas-for-notre-dame-80dpntdzj?utm_medium=website&utm_source=archdaily.com

圖片來自網絡

新歐洲專稿,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KIb2G0BMH2_cNUgkdI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