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都說女兒是父母的"小棉襖",但是養育女兒也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女兒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幾個重要的人生階段,如果父母沒有把握住這些階段,採取相應的教育措施,那麼很可能會毀了孩子一生。
郭女士對此深有體會。郭女士出生在一個傳統的農村家庭,由於父母都是農民,因此思想比較保守。在郭女士步入青春期以後,她的第二性徵開始逐漸出現,但這時候和她同齡的其他孩子都還沒有明顯的變化,這讓郭女士感到有些擔心。
為了弄清楚情況,郭女士向自己的父母尋求幫助,希望能夠得到他們的解答。但是,父母在聽到孩子的問題之後,都不願意解答她的困惑,甚至責備她小小年紀就開始胡思亂想。
在這之後,郭女士便由於身體發育的原因經常遭到同學的恥笑,還有一小部分同學開始排擠、冷落她。這些情況導致郭女士的性格變得越來越內向,甚至一度出現抑鬱症狀。
後來,在老師的引導下,郭女士才漸漸從自卑當中走了出來。
其實和郭女士有著類似經歷的孩子並不在少數,而之所以就出現這些問題,正是因為父母沒有把握住女孩成長過程當中三個最為重要的階段。那麼,這三個階段到底是什麼呢?
女孩成長過程中的三個重要階段
1、性格養成階段
每個人的性格並非與生俱來,而是通過父母后天的言行舉止影響而逐漸形成。也就是說,沒有品性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養成階段一般集中在0至6歲之間。如果在這個階段父母沒有幫助女兒養成一個健康良好的性格,那麼她們今後的成長發展必然會收到這種不良性格的阻礙。
2、意識塑造階段
女孩在5歲至14歲之間會出現各種認知並逐漸整合成為意識形態,這些意識將是她們今後待人處事的重要依據。如:性別意識、行為意識等,都是在這個階段形成與完善的。
如果父母沒有把握住這個階段的教育,那麼女兒很可能對兩性認知產生一些誤解,甚至做出一些衝動的行為,而這都將成為孩子今後發展的桎梏。
3、身體發育階段
研究表明,孩子的身體發育階段集中在10歲到20歲之間,其中男孩和女孩還會有所差別。一般來說,女孩的身體發育會比男孩來得早一些,主要集中在10歲到18歲。
由於每個女生的體質都不太一樣,所以她們的身體發育有可能會出現提前或延後的情況。對此,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進行必要的教育與引導,讓她們能夠更加理性地看待這些問題,這樣才不會導致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甚至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
那麼,面對這三個階段,父母應該給女兒進行哪些方面的教育呢?
應對重要階段的教育
1、培養良好的性格態度
孩子性格的形成與成長環境有著相當大的關聯,有時候即便父母沒有出現一些不良的言行舉止,孩子依然有可能因為他人的一些不當言行而產生不良性格。例如經常受到長輩寵溺的女孩容易變得驕縱任性。
因此,父母除了要重視對女兒良好性格的培養以外,還要及時糾正女兒的一些不良的言行舉止,避免其影響女兒的品性發展。
2、傳遞正確的意識認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導師,孩子對於大多數事物的認知都源於父母的教育。因此,在意識塑造階段,父母應該儘可能給孩子傳遞正確的認知,以免他們今後出現不合時宜的舉動。
3、進行必要的兩性教育
女兒在漸漸步入青春期以後,不僅會出現第二性徵,而且同時將伴隨月經的出現。這時候父母應該給孩子進行必要的性教育,確保她們能夠正確看待這些生理現象,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與焦慮。
此外,作為弱勢群體,女性往往很容易受到他人的傷害。為了更好地保護她們,在青春期到來之後,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自我保護的方法,儘可能避免她們受到外界傷害。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zK9JsHMBURTf-Dn5fFy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