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新手父母在初次面對孩子時,往往有些手足無措,不知道該如何照料孩子。但其實最令新手父母頭疼的並不是如何抱孩子、照料孩子,而是該給孩子取一個什麼樣的名字。
隨著人口基數的持續增大以及人們平均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在給孩子取名這一方面,很多父母的要求變得越來越高。但很現實的問題在於,有時候即便花心思去思考,依然沒能給孩子取出一個像樣的名字。
剛剛「榮升」奶爸的林先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林先生和妻子雖然都是本科畢業生,但由於兩人都是理科生,對文字不夠敏感,所以在孩子出生之後,夫妻倆就一直因為給孩子取什麼名字而煩惱。
最終,夫妻倆經過幾番討論以後,決定給孩子取名「林林」,因為夫妻二人都姓「林」,所以乾脆就取了這個名字。
本以為取名的事情至此就算告一段落,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在進行資料錄入時,護士將「林林」錯看成了「林木木」,陰差陽錯地給孩子取了一個新名字。
很快林先生一家就知曉了這件事情,而負責錄入資料的護士也出面向林先生道歉並告訴他,資料可以重新錄入一遍。
聽到護士的答覆之後,家人們正準備要求護士重新錄入資料,而一旁的林先生則是愣了一下,隨後興奮地說道:「不用改了,就用這個名字!」
對於林先生的行為,在場所有人都不禁有些困惑,明明可以重新錄入名字,為什麼要將錯就錯呢?
對此林先生解釋道:「最開始給孩子取名『林林』,是希望孩子知道,她是我們夫妻倆的愛情結晶,但這個名字我其實並沒有特別滿意,因為它過於簡單了,看起來有些敷衍了事。」
緊接著林先生又補充道:「剛剛護士把名字寫錯反倒提醒了我,將第二個『林』字進行拆解,變成兩個『木』,不僅能夠解決名字太簡單的問題,而且讓孩子親自去經歷由『木』變成『林』的過程,難道不是更有意義嗎?」
聽完林先生的解釋以後,家人們紛紛表示贊同,最後被錯誤錄入的「林木木」也就歪打正著地成為了孩子的名字。
取名字看似簡單,但實則需要考量的問題還是相當多的。在現實生活當中,如果父母不能及時避開取名字的誤區,那麼給孩子取的名字很可能會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
取名容易陷入的誤區
·名字存在諧音
有些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只考慮到了名字本身的美感,卻忽視了姓氏與名字組合之後的整體讀音。一旦整體讀音存在諧音問題,那麼孩子名字的美感將直接蕩然無存。
例如父母給孩子取名「珍好」,是希望孩子能夠珍惜眼前的美好,可如果爸爸姓「史」,那麼這個名字原有的美好寓意將蕩然無存。
·名字過於複雜
有些學歷比較高的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時,往往會考慮使用生僻字。雖說這種做法能夠降低孩子和他人重名的機率,但同時也將增大孩子名字的讀寫難度,對孩子的正常社交產生影響。
既然取名字有這麼多需要注意的事宜,那麼,父母要想給孩子取一個好聽的名字,應該怎麼做呢?
如何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
·避免二字成名
我國現如今人口數量龐大,部分大姓家族的人數甚至一度超過了一億人次,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依然選擇二字成名,那麼孩子跟他人撞名的機率將大幅提升。
撞名不僅會給社交帶來一定的影響,而且在特定場景之下,兩個重名的人更容易引發不必要的誤會。因此,父母在給孩子取名字的時候,一定要規避二字成名。
·避免用字過大
並非所有的漢字都適合用於取名,對於那些引申義過大的字,父母應該避免其用在孩子的名字之中,例如「天、龍、鳳、皇」等。
父母給孩子取名字時用字過大,很容易導致他人對孩子留下「狂妄自大」的初印象,這對孩子的社交發展是有顯著負面影響的。
·賦予名字內涵
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名字當中讀出父母的深刻用意,在取名字時,父母應該賦予名字一定的內在涵義。
例如父母可以將各自的姓氏進行組合構成孩子的名字,這樣既不容易重名,也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之間關係親密。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3歲寶寶的媽媽,每天記錄和分享不同的育兒知識及經驗,喜歡文章請關注我。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eoaVYnkB9EJ7ZLmJ5V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