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2009年選秀大會,在開始之前,這屆選秀被不少球迷當作小年,然而多年過去, 他們早已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尤其是格里芬、哈登、庫里、德羅贊,這四人全部成長為了巨星,甚至拿到了不止一次的MVP。除此之外,這屆選秀還誕生了很多主力球員, 比如傑夫蒂格,比如霍樂迪,也比如盧比奧。
不誇張地說,在當時, 盧比奧的呼聲可是一點不比格里芬低,最終在第五順位被選中也證明了他有多麼被看好——大概是什麼概念呢? 庫里是第七順位,德羅贊是第九順位,霍樂迪是第17順位,傑夫蒂格是19順位,這四人可都是實打實地入選了全明星,盧比奧的順位甚至比他們還高。
那麼在2009年選秀大會上, 為何盧比奧會被第五順位選中? 他的優勢和劣勢分別是什麼?多年過去回頭看, 他有沒有達到當時的期待?翻開他的選秀報告,也許我們能夠從中找到答案。
在2009年的一份選秀報告上,對盧比奧的優勢是這麼形容的: 盧比奧是過去幾年裡最純粹的控衛之一,他的視野和傳球可以讓他成為一個終極控場者;有著不錯的身高(註冊身高6尺4,約為1米93),這可以幫助他閱讀防守; 對比賽有一種天然的感覺,可以讓他比對手看得更遠; 擋拆時非常冷靜,面對包夾完全不會緊張;喜歡在高位打擋拆,而不是正面突破; 運球能力很出色,可以利用假動作來使防守球員失去平衡; 變向、變速能力出色,隨時保持著移動,對手很難預測他的行動。
他的投籃在過去一年裡取得了一些進步,甚至可以成為一個外線威脅;防守端,他總是能夠給對手施壓;手很快, 出色的預判能力讓他可以搶到很多球;他的比賽非常成熟,因為他已經在高級聯賽里打了多年;過去幾年一直在選秀討論中, 可以一直保持高水平發揮;盧比奧已經證明了自己可以在大舞台上發揮, 他是西班牙男籃在奧運會上的主力成員。
而在劣勢上,對盧比奧是這麼描述的: 速度不錯,但是缺少頂級控衛的爆發力;只能在禁區周圍投籃,因為他的彈跳能力很難讓他在籃下終結; 非常依賴擋拆來創造得分機會,幾乎沒有展現一對一單打能力;在空位時, 比起投籃會更喜歡傳球,這種傳球第一的心態有時候會讓他陷入麻煩; 他的跳投現在還沒有成型,出手點低,看起來只能當個定點投手。
過去一年裡遭遇了一些傷病,所以他的持續性會是個問題,不知道能不能經得住82場比賽的考驗; 受傷後的狀態有點起伏,上賽季的表現比這賽季要好;國際賽場上的表現並不能保證他就能在NBA打好; 選擇他可能有些風險,因為買斷他需要花很多錢,而且盧比奧已經暗示過了,如果去一支不太合適的球隊,他可能會選擇留在海外。
你可以看出來, 這份選秀報告對盧比奧的控球、傳球、視野、防守、經驗有著很大的肯定,不過也認為盧比奧的爆發力一般、籃下終結不行、沒有單打能力、投籃不足——這些也正是盧比奧現在的特點, 他作為一個控衛的本能非常好,但是嚴重缺少得分能力,包括投籃能力。
在當時, 知名選秀網站nbadraft給盧比奧的評分是97分,他的防守能力、領袖氣質、控球、潛力、傳球都是9分,不過運動能力、力量、即戰力都是7分, 投籃僅有6分。作為對比, 當時庫里的評分只有92分,考慮到庫里當時被嚴重低估,盧比奧能夠力壓他也就不意外了。
盧比奧的模板則被認為是卡爾德隆和納什,前者是他在西班牙國家隊的前輩, 同樣視野出眾缺少個人進攻,生涯場均8.9分5.8助攻,盧比奧的傳球、防守可能更好一些,不過卡爾德隆的投籃可比盧比奧好上了幾個檔次, 他的生涯三分命率是40.7%,盧比奧只有32.6%。
至於納什, 確實盧比奧的傳球很好,但是他還沒有強到可以改變一支球隊的地步,納什可是兩屆MVP,不僅如此, 納什的個人進攻也嚴重被低估,生涯接近「180俱樂部」的表現絕不是盧比奧能比的——如果是以卡爾德隆為目標的話,盧比奧已經不輸前輩了, 但如果是以納什為標準,顯然盧比奧還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