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體系運營,也算是社群運營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重頭戲吧。
其實本人不是很喜歡所謂的社群運營,因為真的是個苦活、髒活、累活,要花去很多時間泡在上面,不如玩用戶策略來得痛快。眼下這種行情,多少老闆、多少運營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好與不好留給世人去評論吧。
微信體系這麼多產品,玩法很多,以哪個為主都會有不同效果。
微信訂閱號摺疊展示於微信的主消息介面,用戶要二次打開才能看見所有的訂閱號。
微信服務號直接展示於微信的主消息介面。
微信訂閱號一個月可以發布30篇文章。
微信服務號一個月可以發布4篇文章。
客服消息接口推送的消息樣式與普通聊天樣式相同(見下圖):
如粉絲48小時內未與公眾號產生過互動,則無法通過客服消息接口進行推送。
這裡指的交互包含:發送信息、點擊自定義菜單、關注公眾號、掃描公眾號二維碼、微信支付成功、掃描二維碼等,客服消息接口每日有調用次數上限。
模板消息的樣式明顯區別於客服消息,很容易分辨(見下圖):
微信體系整體可以看做一個流量池,無論誰在前,誰在後依據不同產品而不同。
轉化永遠是不變的主題。
教育行業的轉化其實也並不複雜,關鍵要比誰做得更細膩更精緻,俗話說「框架打起來,打磨靠個人」。
1)普適剛需
涉及的用戶比較廣泛,比如英語類的單詞課,靠前的考點總結課程,課程的整體總結框架課程。
2)短期效果顯著
所謂的賣點,爆點。比如背單詞詞根法記單詞,數據公式的順口溜記憶法等等;或者選一名風趣幽默個人魅力極強的老師,瞬間俘獲你的心。
3)課程質量高
做工,老師、課程內容、畫質、語音、宣傳、包裝等各個方位必須要高大上,不然怎麼吸引用戶,開門紅都做不到,就不要想著吸引用戶了。
1)題庫資料
考研詞彙題庫,數學公式庫,46級單詞庫、物理公式大總結等。
2)考點總結
高頻考點,考前預測,題型總結等。
3)圖書贈送
贈送自己出版的教材,考試總結資料、練習題冊子等紙質資料。
4)低價試聽課
低價試聽課,低價小班課,低價課包等。
1)公眾號投放以及推廣方式:文章+群二維碼(跟誰學為例)
2)信息流投放方式:視頻、圖片+課程詳情頁(跟誰學為例)
3)APP埠引流(跟誰學為例)
公眾號、小程序、微信群這三個核心產品無非就是流量互相倒,重點突出哪一個,那就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了。
報名群、上課群、作業群等,不同的群用具體的方案不一樣。
微信體系社群運營說白了就是一個流量池而已,利用微信體系相關規則和工具進行用戶聚集。
拉新主要在微信體系內進行,用戶來了之後和APP的運營策略沒有什麼不同,無非就是激活、留存、支付、裂變等等,運用的策略也無非是活動運營,用戶運營,直播運營,內容運營等手段進行促銷,最終形成交易。
與APP和PC網站不同的是,首先要非常了解微信生態,然後才是了解產品運營,最終在微信體系形成交易。
著重說一下拉新,內容要過硬,花錢投放在刀刃上,依靠人力加群拉群加好友繼續拓展群的苦力方式;甚至設立團長,拉分銷群,讓無數個團長幫我們去建群,幫我們去運營群,我們要做的就是建立規則。
本人覺得只有管理者上千的團長,開始依託數據建立規則和策略的時候才算牛逼的社群運營;而並不是一兩個人管理者幾百個破微信群,做點活動,賣點產品,提升的GMV就叫社群運營了。
不同規模的運營思路是不一樣的,你能運營10+個群和100個群,完全是兩個概念。
所以,希望現在的小朋友們不要搞幾個群就說自己是社群運營,任重而道遠,慢慢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