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瓶:大熱天把我平放?我上百個兄弟爆炸的大場面你怕是沒見過!

2020-08-24     魚泡焊工

原標題:氣瓶:大熱天把我平放?我上百個兄弟爆炸的大場面你怕是沒見過!

雖然已經立秋

全國多地高溫天氣仍在持續

全國最高溫實況圖

作為高壓氣體貯存的常見容器

在這段時間裡

氣瓶如果儲存或使用不當

可是相當危險的

曾經,江蘇某企業的乙炔瓶

因未直立放置

造成近百個同類氣瓶爆炸

場面十分駭人

不僅是儲運環節

高溫季節

氣瓶搬運也應該格外注意

那麼最近

該留意氣瓶儲運、裝卸的哪些細節呢?

安全小貼士

使用氣體鋼瓶的注意事項:

1. 氣瓶應存放在陰涼、乾燥、遠離熱源(如陽光、暖氣、爐火)處。可燃性氣體鋼瓶必須與氧氣鋼瓶分開存放。

2. 絕不可使油或其他易燃性有機物沾在氣瓶上(特別是氣門嘴和減壓閥)。也不得用棉、麻等物堵漏,以防燃燒引起事故。

3. 使用氣瓶中的氣體時,要用減壓閥(氣壓表)。各種氣體的氣壓表不得混用,以防爆炸。

4. 不可將氣瓶內的氣體全部用完,一定要保留0.05MPa以上的殘留壓力(減壓閥表壓)。

5. 為了避免各種氣瓶混淆而用錯氣體,通常在氣瓶外面塗以特定的顏色以便區別,並在瓶上寫明瓶內氣體的名稱。

高壓氣瓶的搬運、存放和充裝應注意事項:

1. 在搬動存放氣瓶時,應裝上防震墊圈,旋緊安全帽,以保護開關閥,防止其意外轉動和減少碰撞。

2. 搬運充裝有氣體的氣瓶時,最好用特製的擔架或小推車,也可以用手平抬或垂直轉動。但絕不允許用手執著開關閥移動。

3.充裝有氣的氣瓶時,應妥善加以固定,避免途中滾動碰撞;裝卸車時應輕抬輕放,禁止採用拋丟、下滑或其它易引起碰擊的方法。

4. 充裝有互相接觸後可引起燃燒、爆炸氣體的氣瓶(如氫氣瓶和氧氣瓶),不能同車搬運或同存一處,也不能與其它易燃易爆物品混合存放。

5. 氣瓶瓶體有缺陷、安全附件不全或已損壞,不能保證安全使用的,切不可再送去充裝氣體,應送交有關單位檢查合格後方可使用。

一般高壓氣瓶使用原則

(1)高壓氣瓶必須分類分處保管,直立放置時要固定穩妥;氣瓶要遠離熱源,避免曝曬和強烈振動。

a.在鋼瓶肩部,用鋼印打出下述標記:製造廠、 製造日期、 氣瓶型號 、工作壓力 、氣壓試驗壓力、氣壓試驗日期及下次送驗日期 、氣體容積、 氣瓶重量

b.為了避免各種鋼瓶使用時發生混淆,常將瓶身上漆上不同顏色,寫明瓶內氣體名稱。

(2)高壓氣瓶上選用的減壓器要分類專用,安裝時螺扣要旋緊,防止泄漏;開、關減壓器和開關閥時,動作必須緩慢;使用時應先旋動開關閥,後開減壓器;用完,先關閉開關閥,放盡餘氣後,再關減壓器。切不可只關減壓器,不關開關閥。

(3)使用高壓氣瓶時,操作人員應站在與氣瓶接口處垂直的位置上。操作時嚴禁敲打撞擊,並經常檢查有無漏氣,應注意壓力表讀數。

(4)氧氣瓶或氫氣瓶等,應配備專用工具,並嚴禁與油類接觸。操作人員不能穿戴沾有各種油脂或易感應產生靜電的服裝手套操作,以免引起燃燒或爆炸。

(5)可燃性氣體和助燃氣體氣瓶,與明火的距離應大於10米(確難達到時,可採取隔離等措施)。

(6)用後的氣瓶,應按規定留0.05MPa以上的殘餘壓力。可燃性氣體應剩餘0.2MPa~0.3MPa。H2應保留2MPa,以防重新充氣時發生危險,不可用完用盡。

(7)各種氣瓶必須定期進行技術檢查。充裝一般氣體的氣瓶三年檢驗一次;在使用中發現有嚴重腐蝕或嚴重損傷的,應提前進行檢驗。

四、引起氣瓶事故的原因

1

無視站規瓶規,不按規章經營

在市場經濟下,有些人總感到賣工業氣體是「搖錢樹」,未經當地相關監督管理部門安全審查,有的廠站還無證經營。沒有規矩,哪成方圓,事故隱患就這樣釀成。

2

不懂氫氧性質,無知蠻幹瞎來

有些充氧站人員,連最起碼的氧氣、氫氣知識都不知道,安全意識也不強,尤其是那些村辦、鎮辦個體戶,蠻幹瞎弄,拿性命開玩笑。有專家指出,在他進行鑑定與分析的氣瓶爆炸事故中,與私人液氧汽化站、個體氣體經營部及未經勞動部門安全審查的制氧站、充裝站相關的,比例高達75%。

3

隨時招來人員,未經培訓上崗

不少充氧站總認為充裝工、搬瓶工是粗活,隨時招來臨時工,不培訓就上崗。這種情況還較普遍,應嚴格持證上崗。

4

氧瓶氫瓶混充,沒有專瓶專用

在氣瓶爆炸死亡事故中,氫、氧瓶混充占很大比例。氫瓶氧瓶螺紋不同,氫瓶(可燃氣體)瓶閥為左旋,氧瓶(非可燃性氣體)瓶閥為右旋,氧氣瓶閥當然裝不進氫氣瓶。但有的操作人員無知硬裝,結果釀成慘劇。

5

違反規程操作,不按規章作業

有些事故是不按操作規程、違章作業造成的,如超壓致爆、開關閥門動作過快、帶油脂作業、瓶子不檢超期使用、未禁煙火等等。

6

大循環大周轉,不檢驗不登記

現在不少氧氣廠站,氣瓶大循環、大周轉,加上管理不善,進來的瓶子不檢驗不登記,沒有餘壓也充,色標不明也充,無序混亂,出了人命事故,來龍去脈搞不清,沒有氣瓶檔案,也就無從查究。

7

氫氧產品不純,氫混氧、氧混氫

水電解隔膜不嚴密,氧氣里滲透進氫氣,或氫氣里滲透進氧氣,品質不純,在使用時達到氫氧混合爆炸極限,就會發生事故。有人說,從氫氧站充來的氧氣「靠不牢」,也有道理,應引起到水電解的氫氧站拉氧氣者的注意。

8

氧氣含水入瓶,腐蝕鋼瓶變薄

氧氣帶水,鋼瓶內殘餘水又不按時倒掉,就越積越多,使鋼瓶遭腐蝕,壁厚減薄,出現「介面腐蝕」。有幾例瓶爆事故,爆破口就發生在腐蝕介面(介面爆破)或壁厚減薄處(薄壁爆破)。要特別注意接觸海水作業的氣瓶,瓶檢周期為兩年,要求空瓶余壓大於0.2MPa。例如1996年5月13日,煙台氣體壓縮機總廠一隻氧氣瓶發生爆炸。原因為瓶體受到嚴重腐蝕減薄,最薄處僅1.8mm,氣瓶又經曝曬,氣體壓力升高,在薄弱處致爆(爆前沒有作定期檢驗)。再如1996年9月4日,天津華北氧氣廠一隻正在充裝的氧氣瓶爆炸。經調查,為接觸海水作業的氣瓶,有海水倒灌人瓶,使瓶壁腐蝕減薄(最小壁厚處僅2.2mm)所致。

9

不禁油不禁火,環境髒色標糊

氧氣助燃易爆,必須禁油禁火,這是常識。可有的氧氣廠站在切割現場、廢品收購站等,進行充灌或焊割作業,場地到處是油污,又髒又亂;有的甚至用打火機試瓶氣,還有叼著香煙開氧閥,這就難免不發生燃爆事故。為減少焊割場所瓶爆傷亡事故,氧氣瓶、溶解乙炔氣瓶的引氣管線拉得長一點為好,讓瓶子遠離作業人員一些。還有就是氣瓶顏色不明,分不清是什麼瓶。用氫氣瓶去充氧氣,不少是色標不明顯造成的。

10

野蠻裝卸碰撞,曝曬升壓致爆

氣瓶嚴禁敲擊、碰撞,必須輕搬輕放,可卻有將氣瓶用腳從汽車上踢下來的卸法。氣瓶應防止曝曬,杭州曾發生過一隻放在船尾上的氧氣瓶突然爆炸的事故,致使一位到運河洗東西的女士被炸身亡。原因是:該瓶受夏天烈日曝曬(未遮蓋),升壓後致爆。為此,夏天裝運氣瓶時,要有遮陽物覆蓋,尤其是露天堆放的氣瓶。

11

大泵小瓶充裝,釀慘劇

現在液氧汽化充裝站一哄而上,配泵置瓶問題較多。瀋陽發生的瓶爆事故,就是液氧泵容量大,而充裝的瓶子小,速度快,時間短,再碰上激發條件(如油脂、爆鳴氣體、關閥摩擦等)而發生的。

氣瓶爆炸事故不少,教訓也很多。多數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因為大家在使用和操作中不重視,導致氣瓶事故發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sYNIHQBURTf-Dn5FYO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