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給我一次選擇,我一定不會看《少年的你》,太壓抑太心痛太恨了!昏暗的夜晚,下過雨後濕漉漉的街道,街邊打架的小混混,穿著校服的高中生霸凌同學、拍裸照,統統這些都讓人喘不過氣來。
看完這部影片,整個人的感覺都非常不好,就像沒戴口罩行走在被霧霾充斥的大街上,然而,唯有疼痛才會讓人警醒,讓人深入地去思考校園霸凌到底是誰的錯。
校園霸凌事件的發生絕不是因為有幾個愛欺負人的孩子那麼簡單,這些孩子雖然讓人恨得咬牙切齒,但更多的是成年人的錯,在這部影片中我看到了被霸凌者的不屈不撓,成年人的妥協與懦弱,或許這才是導致校園霸凌屢禁不止的真正原因吧。
一個是品學兼優,一心只想好好念書考上好大學的高三學生陳念,一個是流浪在街頭被人欺負的小混混劉北山(小北),這兩個人的人生軌跡原本完全不同,但因為「霸凌」兩字,讓兩個人惺惺相惜,互相舔舐傷口。
試問他們的父母呢?陳念生活在單親家庭里,母親欠了一屁股外債,每天家門上都貼滿了討債的大字報,她不敢回家,在外面靠賣假面膜為生,除了給陳念提供生活費,偶爾打個電話鼓勵她好好學習,從來沒有關心過她過得好不好,母女倆也沒有坐下來好好聊一聊學習、生活上的事情,兩人僅有的交流只靠手機。
陳念是個懂事上進的孩子,即使在被魏萊一群人打罵、拍裸照這樣的事情都沒有給媽媽講過,若不是遇到了小北,她只有躲在昏暗的角落裡靜靜地流淚,默默地承受這一切,然後再一次告訴自己,「熬過去就好了」,她所指的熬過去就是考上好大學,遠離周圍的一切。
小北就更慘了,爸爸跑了,媽媽離家出走了,他媽媽本來找了一個男人,因為有小北這個拖油瓶,男人最終拋棄了他,媽媽恨小北,從他13歲開始,就再也沒有見過媽媽了。他成了事實上的孤兒。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沒媽的孩子像根草。」當家長都把孩子當成一根草時,誰還能善待我們的孩子呢?小北和陳念最終淪為了他人霸凌的對象,這難道不是家長的錯嗎?
再來看看那個被陳念失手推下台階摔死的魏萊,我對這個人物是非常恨的,校園霸凌就是以她為首組成的一個小團伙,她逼得胡小蝶跳樓,打陳念,給陳念拍裸照,剪掉她的頭髮。特別是在接受警方問訊時,她對胡小蝶的死漠然並略帶嘲諷的態度,令人恨得咬牙切齒又不寒而慄。
魏萊說胡小蝶的死跟她沒有關係,是胡小蝶自己的選擇,胡小蝶學習不好,可能連個三本都考不上,死了的話,父母來學校鬧一鬧,說不定學校能賠幾十萬,這要是考上大學,參加工作了,要多久才能賺那麼多錢啊!言外之意,胡小蝶的死也算是孝順了自己的父母。
魏萊固然可恨,但更可惡的是她的父母,她媽媽對女兒欺凌其他同學是這樣解釋的:我們家的孩子是不會暴力對待別人的,別人可能會,但魏萊不會,她和別的孩子不一樣.」其理由是魏萊的爸爸對孩子要求十分嚴厲,一定要讓她考上好大學,我們的教育是正確的,並且她還認為胡小蝶自殺是她自己太玻璃心了,什麼樣的家庭教出什麼樣的孩子,堅決不認為胡小蝶的死與魏萊有關。
在電影的結尾,魏萊下跪求陳念原諒時,曾說過她不能再復讀了,她爸爸已經一年沒有和她說話了。或許這為我們揭示魏萊為什麼成為霸凌者提供了信息,正是因為家人對魏萊的冷暴力,只關心她的學習,從來不理會她的內心感受,才導致她將自己的不滿發泄到了弱小者身上,以釋放自己的壓力。
值得一提的是,家長的缺失並不只是家長不在孩子身邊,而是對孩子正在遭受的校園欺凌視而不見或者在孩子傷口上撒鹽,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的時候,不問明情況,就會懟孩子一句:「為什麼受欺負的是你,他們怎麼不欺負別人?」這樣的家長間接地成了霸凌者的幫凶。
陳念被魏萊一群人欺負,她忍無可忍報警,學校才知道校園霸凌事件的存在,用廣播告誡學生,受到欺負了,一定要告訴老師,可結果呢?陳念所在班級的老師離開了(不知是辭職還是被學校辭退了,影片中沒有交代),他告訴陳念:「路上總會有陰影,抬頭總會看到陽光。」
那些霸凌者只被停課了幾日,比起那些被霸凌者受到的傷害,這又算得了什麼呢?現在的一些學校和老師對於校園霸凌事件往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事情被揭露出來,通常也會採取和稀泥的態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擔心事情發酵,給學校造成不良的影響。
前段時間,河南禹州某校三個男孩強行往一個女孩眼睛裡塞紙片,導致女孩眼睛紅腫發炎,該校的校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七八歲的小孩沒有什麼惡意,就是小孩們在一塊玩。對於校園欺凌事件怎能這麼輕鬆的一句話帶過呢?
那些被成年人看作玩笑的行為,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傷害?胡小蝶和陳念,只是校園霸凌事件的冰山一角,弱小者理應受到保護,施暴者本應受到懲罰,可實際上更多時候我們卻叫受害者學好寬容與隱忍,而施暴者受到的懲罰卻比不上被施暴者所受傷害的九牛一毛。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有事找警察叔叔」,可陳念在警察那裡卻沒有得到庇護,鄭易警官只是告訴她:「長大就像跳水,什麼都別想,閉著眼往裡跳就行了,那水裡有石頭有沙子有蚌殼,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這般說辭和老師的話如出一轍,似乎被霸凌是成長中必須要經歷的一樣,重要熬過了,就長大了,就柳暗花明了。但陳年沒有等到這一切,換來的是更大的傷害,被打被拍裸照。可笑的是,當她失手殺了魏萊之後,女警察王立卻問她:「你為什麼不報警?」
「誰能幫我?錄我視頻的人嗎?站著看熱鬧的人嗎?還是那些問為什麼只有你被挑上,別人就沒事的人?一般人眼裡報復是正常的,像我們這樣一直忍耐,一直忍耐只想熬過高考的人,我們這樣是有錯嗎?如果這個世界真的是這樣的話,你放心把你孩子生出來嗎?」
陳念的這段話戳痛了多少人的內心。是啊!面對校園霸凌,我們大多數人充當的是看客的角色,胡小蝶在跳樓前對陳念說:「你們都看到了嗎?」在事不關己的時候,陳念也只是一個看客,看著胡小蝶被人欺凌,默不作聲,她只想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其他的與她無關。她高考考了632分,原本可以上一所很好的大學,可這一切都被校園霸凌毀於一旦。
事實告訴我們,在校園霸凌面前,沒有人是看客,要麼是施暴者,即使你站在那裡,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已經向校園霸凌妥協了,要麼是被施暴者,而被施暴者也可能就是曾經的施暴者,陳念是,小渺也是,我們也是。
校園霸凌的發生是多因素造成的,其中有很大程度上與成年人的縱容、妥協、缺位有關,要想改變現狀,不是一個家庭,一個孩子,就能扭轉乾坤的,需要整個社會都要向校園霸凌說不,不要說這事與自己無關,我們漠視的態度或許就在為我們的孩子明天遭受欺凌埋下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