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忍不住吼孩子?這「4C法則」幫助你遠離「吼叫式育兒」

2020-04-20     爸媽有方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專家李玫瑾說「你對孩子的說話語氣,決定了他對你的態度。」平時總喜歡用吼叫的方式管教孩子,等孩子長大後,也會用吼叫的方式還回來,這樣的育兒方式不僅親子關係很糟糕,孩子的心裡也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小李(化名)小的時候在父親的吼叫下長大的,她父親看著和和氣氣的,可在家很愛吼叫,一點不如意就衝著自己使勁吼,小李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父親的嘶吼中長大會有什麼不好的影響,直到兒子出生後。

由於家庭關係複雜,總有扯不完的矛盾,再加上帶孩子的辛苦,小李的情緒非常的低落,一點小事都能讓她崩潰,兩三歲的兒子自然就成了她發泄的對象,孩子正值好動的年齡,稍不注意,家裡就被孩子翻得亂七八糟,有時候孩子尿褲子了,都能惹得小李衝著孩子嚷嚷。

眨眼間,孩子上小學了,每天寫作業都能聽到小李的嘶吼聲,孩子的成績反而是越來越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回來作業寫半夜,經常被老師留校。小李本來以為孩子越長大,越聽話,誰知道孩子經常偷玩遊戲,每天的吼叫並不能阻止孩子一顆愛玩的心,甚至還跟媽媽對著吼,母子關係是越來越差。小李都快要崩潰了,這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終究活出了父親的模樣,她決定要走出來,她想要弄明白為什麼自己總忍不住對著孩子吼叫呢?

一、為什麼總是忍不住吼孩子?

1.分析動怒的原因

當被孩子惹得勃然大怒,衝著孩子吼叫後,要做自我反思,剛才感覺是什麼?孩子做了什麼會讓自己如此咆哮?能不能接納剛才的自己?可不可改變自己的看法?如果同樣的事情再發生,有沒有更的解決方法?這樣做會不會給孩子帶來傷害?這樣才能更好地明白自己的情緒。

2. 對孩子不合理的預期

並沒有考慮到自己所面對的只是一個孩子的,他的思維和表達並不如父母所理解的一樣,比如,孩子非要自己拿著水杯喝水,不給他就哭鬧,只好給他,誰知孩子卻把水灑在了剛穿好的衣服上,這時父母衝著孩子吼叫,就是對孩子孩子的預期過高,雖然是孩子自己要求的,但父母應該根據孩子的年齡預測出可能發生的事件。

3.沒有同理心

對孩子所犯的錯誤,沒有同理心,從不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感受一下孩子的情緒和想法,也不會深入思考一下孩子的行為,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會一味地苛責,不知道控制自己的情緒。

如果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對孩子的預期不合理,就會在面對孩子的錯誤時,怒火中燒,忍不住吼叫,其實這是非常不好的行為,這樣不僅孩子苦,家長也累。其實父母可以了解一下「4C」法則,看這個法則是如何教我們輕鬆育兒的。

二、什麼是「4C」法則?

所謂「4C」法則就是四個C開頭的,英文字母的縮寫,分別是Communicate,Choices,Consequence和Connect;是以規則為約束,以尊重為基礎,以連接和溝通為核心的管教方式。

1.學會與孩子溝通

學會與孩子溝通,在與孩子的溝通時,切記避免說教,要以理解為基礎,以平等為原則,這樣才能在溝通的過程中,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安全,理解和尊重,孩子才願意接受父母的引導,父母才能贏得孩子的愛戴。

2.提供孩子選擇的機會

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要給他提供選擇的機會,而不是命令,這個選擇要真實且簡單,這樣才能很好的避免吼叫和爭執,同時也賦予了孩子做決定的能力,比如孩子想玩遊戲,你可以給他提供兩個選擇機會,要麼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完作業,可以光明正大的,痛痛快快的玩上一小時,或者選擇邊寫作業邊偷偷摸摸的玩?

3.教會孩子遵守規則

父母在家做出一些符合孩子年齡的家庭規則,並與孩子一起來遵守,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同時還要關注孩子的感受,要讓孩子真切的感受到與父母的連接,讓孩子相信父母是多麼重視自己,所以父母不管多忙都要抽出時間來與孩子相處,不管孩子做出什麼要的錯事,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父母平時要多花時間陪伴孩子,要學會帶上好奇心,更多地去了解孩子、傾聽孩子。遊戲的時候,陪他一起大笑;父母要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這就像粘合劑一樣,讓親子保持連接,同時減少吼叫!當父母學會了應用這個法則時,就會發現孩子更願意聽話了,也能幫助你遠離「吼叫式育兒」。

三、父母掌握了「4C」法則,孩子自然會變乖。

1.調整心態

面對孩子的錯誤時,一種擔憂,一種壓抑的恐懼,或者不安全等各種負面情緒會立刻湧上心頭,讓人忍不住用憤怒來表達,其實這時父母更應該要做的是:讓自己平靜,在開口說話時,讓自己先深呼吸,以此來調整自己的情緒;然後用儘量平靜的語氣與孩子溝通,弄清孩子的意圖。

2.學會接納

父母不僅要學會接納自己,也要學會接納孩子,當孩子出現某種不好的習慣時,不要一味的指責,首先要學會接納,然後找出孩子形成這個習慣的原因,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問題,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關愛的基礎上,幫助孩子慢慢改正。

3.懂得傾聽

父母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不僅要理解,還要學會傾聽,傾聽孩子的內心,只有學會傾聽,才能做到更好的理解,才能知道如何尊重孩子。可以告訴孩子他的處境,以及通過理解得出的感受;當孩子真切的體會到父母的理解時,一定會給父母回應,通過孩子的回應,父母才能更好地確定他的需求。

養育孩子需要時間、同理心和耐心,父母的狀態和情緒會有起伏,但只要學會及時調整自己,並運用好管教4C法則去引導孩子,他就可以很樂意聽從父母的教導,也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變得更好。

今日互動話題:總是忍不住吼孩子?吼完後你們後悔嗎?吼完後各位父母都有做反省嗎?歡迎大家討論!

【本文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YPhn3EBfGB4SiUwN3B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