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日系一步一步逼近德系,沒想到原本1%左右的份額差距如今又變成了3%。這裡面除了日系全體增速減緩外,一汽大眾在第三季度的反撲也是重要的原因。
文 | 梁秋夢
2018年,日系18.75%,德系21.43%;
2019年一季度,日系20.1%,德系22.5%;
2019年前半年,日系21.5%,德系23.2%。
以上是2018年至2019年年中,日系車與德系車的份額對比,可以看到兩者間的差距在縮小。
業內人都已經熟知,進入2019年以來,大部分品牌都嘗到了市場的苦澀,唯有日系車尤其是三劍客(豐田、本田、日產)卻是頂風上揚,這使得日系市場份額一再逼近德系車。上半年,甚至有部分機構和媒體還曾預測:「今年日系或反超德系」。
然而,時間來到第三季度,雖然兩者的銷量同比及份額都還在上升,繼續狙擊著自主系和其他系。不過,眼看著一步一步逼近德系的日系車,卻出現了增幅下滑的情況。1-9月,日系車與德系車的市場份額比變為22%:25%(數據來源:乘聯會)。原本萬眾期待的趕超「大戲」,似乎要改期了。
日系三劍客,均遭遇挑戰
2019年以來,日系品牌表現持續搶眼,在車市寒冬中收穫了同比和市場份額的雙增長。不過,仔細對比第三季度與前半年,還是能發現,日系車中的三駕馬車都減速了。
豐田:總體穩中求進 卡羅拉起伏大
2019年1-9月,豐田汽車在華累計銷量達到108.15萬輛,與去年同期的96.04萬輛相比,同比增長12.6%。這是豐田首次在9個月時間內,在中國市場達成100萬輛的銷售成績。
在雷克薩斯品牌方面,9月在華實現銷量約1.6萬輛,同比大幅增長35%,可以說延續了前半年的風靡之勢。
豐田總體保持著「穩中求進」的風範,不過,由於主力車型卡羅拉處於換代期,8月份豐田僅售出1.69萬輛卡羅拉,單車同比下降46.70%,這讓豐田的銷量猛踩了一腳剎車,且終止了其連續18個月的增長。所幸過渡期平穩度過,9月卡羅拉再度回到3萬輛級別,達3.24萬輛。
第四季度,豐田的最大看點在全新一代RAV4榮放。隨著它的上市日期臨近,豐田能否改變其在緊湊型市場中相對弱勢的地位(相對本田、日產),也將很快揭曉。
豐田在緊湊型SUV市場還不夠強勢
本田:飛度掉頭向下 皓影補足布局
據本田官網數據,9月本田在中國銷量同比增長4.0%達13.8萬輛。其中,廣汽本田9月單月終端銷量為6.56萬輛,同比增長僅1%;東風本田在9月份的銷量為7.25萬輛,同比增長6.8%。1-9月,本田累計銷量增長16.4%達112.36萬輛。
跟上半年動輒接近20%的增速相比,兩個本田在第三季度的增長都明顯放緩,廣本尤甚。
東風本田上半年增速迅猛主要是由於去年3月、4月CR-V在國內停售,造成去年銷量基數較低。而去年9月,CR-V銷量已基本恢復,所以東風本田放緩也屬於意料之中。
廣汽本田第三季度出現急剎車,主要是由於上半年月銷還穩定在1.5萬輛的飛度,從7月開始腰斬至4000輛左右。實際上,飛度所屬的小型車市場一直在萎縮,不少品牌的小型車已經因為銷量不振走向了停產,上汽大眾推出全新一代Polo時更是別有心思地賦予了它「Plus」稱號。這種情況下,飛度想必也難以做到獨善其身。
飛度下滑明顯
廣本增速不如東本,一定程度上也跟產品線布局有關。東本可以說占據了兩個最主流的細分市場——緊湊型車(思域)與緊湊型SUV(CR-V),這讓它相對更穩定。所幸,廣本首款緊湊型SUV皓影也即將於11月上市,下半年有可能給廣本的銷量轟幾腳油門。
日產:整體跑贏市場 9月降幅加大
據日產汽車官方消息,東風汽車有限公司乘用車事業板塊(包括東風日產和東風啟辰)9月份的新車銷量為13.47萬輛,比去年同期下降4.6%。1-9月,日產汽車中國區銷量為109萬輛,同比下降0.4%。
跟1-6月累計銷量-1.8%的降幅相比,9月的降幅稍有加大。
分車型來看,軒逸9月銷量37944輛,奇駿和逍客分別貢獻了17,683輛和18,328輛,他們為整體銷量表現提供了夯實的基礎。天籟連續三月破萬,但不管是跟曾經的巔峰時期對比,還是跟「雅凱」、邁騰以及帕薩特對比,還有著不小的差距。
從2015年起,東風日產已連續三年實現年銷量破百萬,保持基盤已經不易。而且,東風日產作為唯一一個跨入千萬級規模的日系車企,適當放慢腳步,不迷失在慣性成長中,或許能讓日產更穩健地在2022年達成合資品牌前三的目標。而實際上,今年以來,東風日產已經兩度超越上汽通用。
不過,日產北美和日產歐洲業務正受損嚴重,現階段日產對中國的單一性依賴會尤其強烈。新社長是否只滿足於日產在中國「跑贏市場」這個結果,很快我們就能從他後續的動作中得到答案。
日產新任執行長 內田誠
下半場發力,德系車努力穩住
上半年,上汽大眾(91.9萬輛,-9.9%)、一汽-大眾(86.9萬輛,-11.2%),在多款新產品的加持下,依然無法將增幅拉正,德系車的增幅主要來自於德系豪華車的持續上漲。不過隨著大眾下半場的發力,大眾應該能從不少品牌中搶得更多機會和可能。
一汽大眾:搶先報喜 捷達下探成果顯著
當人們還沉浸在國慶假日的歡樂中時,一汽大眾就率先對外發布「捷報」:其9月份共實現批發銷量21.9萬輛:其中大眾品牌當月銷量為14.27萬輛,同比增長11.1%。剛獨立不久的新品牌捷達,其憑9月份才上市的VA3和VS5兩款新車,銷量達11,080輛,相對於目前同級的自主品牌車型而言,表現算不上特別突出,但對於一個新品牌而言,其表現足夠體面。
分車型來看,9月探岳終端銷量首次突破2萬輛,共銷售2.1萬輛新車。探歌仍然保持在萬輛之上,為11,594輛。從起初的慢熱到如今的爆紅,MQB平台已經讓一汽大眾嘗到了「雙車戰略」的甜頭。在SUV領域,一汽-大眾或將在第四季度推出第三款SUV車型——TACQUA。
在轎車陣營中,寶來和速騰的銷量成績也較為優秀。9月,寶來家族銷量達34,946輛。全新一代速騰Long-Wheelbase完成MQB平台切換,9月銷量銷售新車25,760輛,繼續領跑A+級細分市場。
四款主力車型都呈上揚之勢
需要提醒的是,不管是轎車產品還是SUV產品,一汽大眾的終端優惠都高達3-4萬元,跟日系品牌相比,通過價格換取銷量來提高市場份額的痕跡更明顯。
上汽大眾:金九效應明顯 新品逐漸發力
據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2019年9月產銷快報,上汽大眾9月銷量為17.7萬輛(含斯柯達),與去年同期的18.8萬輛相比,同比下跌5.8%。
1-9月上汽大眾銷售139.2萬輛,同比下跌8.2%。這讓它的市場份額相比去年同期僅增長0.5個百分點。在這場「日德大戰」中,上汽大眾所做的貢獻似乎還不值得稱讚。但9月份的上汽大眾環比增長達38.8%,又可以看出上汽大眾在努力地體現自己的價值。
9月狹義乘用車廠商銷量排行榜
分車型來看,向來以銷量著稱的「爆款」朗逸,前三季度累計銷售36.5萬輛,同比增長8.1%。在SUV序列中,途觀前三季度銷售16.5萬輛的途觀,途昂前三季度獲得5.9萬輛訂單,兩款主力相比上年都有所下滑。所幸,新來的途岳和途鎧都為上汽大眾帶來了可觀的增量,前者前三季度達成了9.2萬輛訂單,後者也有3.7萬輛。
斯柯達品牌SUV家族表現出良好勢頭,前三季度銷售9.7萬輛,同比增長11.2%。不過,斯柯達一向有「廉價大眾」之稱,更具價格優勢的「大眾車」捷達的出現,或與其在中國市場發生更多的直接競爭關係。
德系豪華車:拉鋸戰愈發猛烈 第四季度新品多
德系車之所以能與日系車分庭抗禮且仍具優勢,一個原因是目前大眾旗下大量車型都在各個月的銷量榜前十趴著,另一大原因就是德系豪華車在今年都表現得氣勢洶洶。
進入9月份,寶馬、奔馳、奧迪這三大豪華品牌的拉鋸戰陡然升級。在上半年,寶馬曾在累計銷量方面超越奔馳,但在過去的7月和8月份,奔馳憑藉連續的兩位數同比增長又超越寶馬,而到了9月份,寶馬重新實現了對奔馳的反超。
奔馳品牌9月份在華市場銷量達到6.17萬輛,同比增12.9%,1-9月份累計銷量達到52.59萬輛,同比增長5%;寶馬集團9月單月銷售6.31萬輛新車,同比增長5.8%,累計交付52.6萬輛,同比增長14.4%。
奧迪正在縮小與前兩者的差距。9月份奧迪銷量達到6.56萬輛,較8月份環比增長12.4%,前9個月,一汽-大眾奧迪累計銷售新車49.3萬輛,同比增長2.4%。奧迪與奔馳、寶馬的差距從8月份的5萬輛縮小到了目前的不足3萬輛。
第四季度,三個品牌都還有待發的子彈。奔馳將陸續推出GLB、EQC兩款全新車型以及全新一代GLS,寶馬有全新寶馬X6,奧迪則有Q8、e-tron、Q2L e-tron等新產品。
總言之,儘管上半年業界對日系反超德系是一片叫好,但到了第三季度之後,兩者的份額差距已經重新拉大。再加上從第四季度的新車數量來看,可能將日系三強跟兩個大眾作對比,還尚屬勢均力敵,但是考慮到豪華品牌的新車進攻之猛烈,德系車很有可能在第四季度仍會繼續統治汽車銷量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