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鼓起7000多個氣泡,科學家看到裡面物質後,感到擔憂

2020-01-05     科學書屋

引言:科學家在全球多地發現多塊氣泡土壤,提醒人們勿接近此類區域,否則易被炸傷。對於獨特的土壤氣泡的成因,科學家直言與全球變暖有密切關聯。

說起氣泡,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它是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事物。氣泡多為圓球形,是對液體內充斥著一定量氣體或空氣的事物的統稱。一般來說,隨著周圍溫度的升高,許多物質能自發形成氣泡,而隨著周圍溫度的下降,原本出現的氣泡可能逐漸消散。


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氣泡為何物,但鮮少人知道土壤其實也能自發形成氣泡,這看起來或有些不合常理,但這一現象真實地發生在現實生活中,接下來請跟筆者一起認識土壤中的氣泡。


據地理學家觀察,土壤氣泡出現頻率較低,它們多出現在泥濘、粘稠的沼澤區域。就在近期,有科研人員在西伯利亞區域找到了一塊含有7000多個氣泡的土地,這著實讓大眾感到震驚,許多人紛紛表示,很難想像密密麻麻的氣泡竟出現在土壤中。


對此,科研人員表示,他們最早是在西伯利亞的別雷島上發現了氣泡土壤的蹤跡,隨後,他們也在別雷島周圍的幾個島嶼上找到了氣泡土壤的身影。對於這些特殊的氣泡,科研人員認為需謹慎對待,畢竟它們的形成方式與常見氣泡的形成方式多有不同,它們的留存時間或也與常見氣泡的不盡相同。而更關鍵的,雖然土壤氣泡具有一定特殊性,但它也與常見氣泡有一定共性,即當周圍溫度升高至某一值時,它們會破裂並釋放一定量氣體。因此,一方面會給土壤表面或內部留下形狀不同、大小各異的坑洞,另一方面,若周圍有人,也會給人體帶來傷害。

為減輕土壤氣泡帶給人們的傷害,科學家一再科普與土壤氣泡有關的知識,也一再強調不要輕易靠近已產生氣泡的區域。可即便如此,仍有少數頑皮孩童將氣泡土壤當作蹦床,覺得在上面蹦跳非常盡興,殊不知如此做法給他們的生命安全埋下了巨大隱患。


從承重力的角度來看,氣泡土壤非常脆弱,它的承重量非常有限,很容易破裂。而且,土壤氣泡內充斥著大量甲烷氣體,在高溫環境中,氣泡容易發生爆炸,這無疑給氣泡土壤埋下了另一重隱患。所以,若在周圍嬉戲玩耍,稍有不慎便可能被炸傷,而一旦出現險情,後果將十分嚴重。

雖然土壤氣泡危險係數較高,但科學家認為它依然具有一定優點,最明顯的,土壤氣泡內甲烷含量豐富。數據顯示,產生土壤氣泡的區域,其中甲烷含量比其他區域甲烷含量高出1000倍左右,若能合理有效地運用甲烷資源,相信能很好解決部分區域的能源匱乏問題。

而對於土壤氣泡的成因,科學家分析到,這很可能與全球氣候變暖有關。因全球氣溫上升,西伯利亞區域的永久凍土層逐漸融化,土地也逐漸變得柔軟。此外,受氣候變暖影響,全球氣體活動明顯增強,氣體活躍或也是造成土壤內甲烷含量不斷上升的重要原因。


由此可見,人類的活動不僅影響到陸上生物及海洋生物的生存,還給地球整體環境以及地表土壤甚至是地下深層土壤帶來了一定影響。面對難以逆轉的全球變暖趨勢,面對全球變暖帶來的各種不良後果,人們需加倍重視,以實際行動減緩全球變暖效應,爭取將全球變暖帶來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V22dm8BMH2_cNUgz72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