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於太陽系當中,太陽對於我們地球上的絕大部分生物來說,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們人類所需的能源幾乎都是靠太陽所供給的。所以早在古時候,太陽在人們心中就處於一個崇高的地位,更是衍生出了很多與太陽相關聯的神話故事和傳說。就拿我們中國的神話故事來說,和太陽有關係的就有不少,其中最為膾炙人口的神話傳說莫過於「夸父逐日」或者是「后羿射日」了。
其中,在「夸父逐日」的故事中,夸父為了看看太陽落下的地方,追趕著太陽,最終渴死在路上。可能在不少人看來,夸父的行為著實有些可笑,但是這也正表現出我們人類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與嚮往。時至今日,我們已經不再是以前那般把太陽當作神話來看待,我們對太陽有了更加科學而深入的了解。得益於科學技術的進步,我們製造出各種先進的工具設備,進而離開地面飛向天空,才有了更加全面的視野去觀察曾經只能仰望的太陽。
我們人類現在的居住地——地球,是太陽系的八大行星中離太陽第三近的行星,而我們都知道在八大行星中,目前確定有生命體存在的行星只有地球而已。地球上能夠有生命的誕生,不僅只是因為它的自身條件因素,還得益於它與太陽的距離足夠恰當。要知道,哪怕是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發生微小變動,都會引起地球上氣溫的劇烈變化,而排著地球前後的幾個行星就是很好的例子。
例如,離太陽最近的行星——水星,別看它的名字帶「水」字,其實在這顆星球上幾乎沒有水的存在,畢竟它與太陽的距離很近。在太陽直射的情況下,其表面環境的溫度甚至高達四百多度,而沒被照射的地方表溫卻低至零下173度,在這種極端的環境溫度下是很難有生命存在的。所以,對於地球而言,只要是稍微接近一點地球,地球環境的溫度就會大幅度上升,這種高溫環境會導致地球上大多數生物的死亡,是相當致命的。
那如果把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拉得更遠會怎樣呢?如果這樣的話,情況又會是另一種極端,就像排在地球後頭的火星一樣。火星也是一顆「名不符實」的行星,它的軌道位置和地球相近,但是其表面環境溫度卻很低,是一顆寒冷的星球。如果地球排在火星後面的話,地表溫度也可能達到零下攝氏度。因此,針對地球當前在太陽系中的位置,無論是拉近與太陽的距離,還是拉遠距離,都會對地球的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的影響。總而言之,地球在太空中的位置是得天獨厚的,這才保證了地球擁有適宜的環境條件以孕育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