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沒有出過皇帝?這期間就有一個,不過被宋高宗賜死

2020-10-07     王春秋史

原標題:「張」姓沒有出過皇帝?這期間就有一個,不過被宋高宗賜死

《新唐書》中記載:

「張氏出自姬姓。黃帝子少昊青陽氏第五子揮,為弓正,始制弓矢,子孫賜姓張氏。」

「張」姓是中國的大姓,在歷史上,張姓不僅人口眾多,而且還湧現出一大批傑出的人物。就好比西漢謀略家張良、東漢發明家張衡、「醫聖」張仲景、蜀漢五虎將之一張飛、北宋畫家《清明上河圖》作者張擇端等等。

不過很多人卻說,如此龐大的姓氏,卻沒有出過皇帝,實在有些遺憾。「張」姓真的沒有出過皇帝嗎?其實是有的,就好比兩宋之間,這期間就有一個張姓皇帝,不過最終被宋高宗賜死。到底怎麼回事,此人又是誰呢?

此人叫做張邦昌,是北宋進士出身,歷任尚書右丞、中書侍郎、少宰、太宰兼門下侍郎等職務。他是權臣王黼的黨羽,屬於主和派,因此與李綱為首的主戰派處於對立。

靖康元年,金人南下攻宋,宋徽宗情急之下決定禪位於宋欽宗,可是王黼卻反對讓宋欽宗繼位。所以宋欽宗上台後,第一件事就是清算王黼,以及他的黨羽。張邦昌也是王黼黨羽,但念在他平時沒有做過大惡之事,宋欽宗決定給他一個將功折罪的機會,那便是與金人議和。

其實說是議和,但宋欽宗早就安排了主戰派突襲金營,他還讓康王趙構和張邦昌一同去,看來是有意送二人入虎口。好在張邦昌還算聰明,竟然在金營保住了性命,不過議和也沒有成功。對於張邦昌來說,此次議和最大的好處,就是與康王趙構搞好了關係。

後來金人俘虜了宋徽宗和宋欽宗,他們想要繼續立一個漢人皇帝,來幫他們籌措歲貢,有人提議還是立趙氏子孫,但金人不同意。在這種情況下,張邦昌就被拉了進來。

張邦昌也不傻,他知道這時候的龍椅是燙屁股的,說什麼也不肯答應。他想盡一切辦法拒絕,甚至以自盡相威脅,但金人說要是他不肯答應,就下令屠城。百官都很害怕,便勸張邦昌:

「相公城外不死,今欲死,塗炭一城邪?」

實在沒辦法,最後張邦昌只好就範,金人扶持張邦昌建立了傀儡政權,國號「大楚」,張邦昌被迫當了大楚皇帝。他一直都不願意當這個皇帝,所以並不以「朕」自稱,也不在紫宸殿或垂拱殿辦公,而是將辦公地點設在文德殿,甚至不准大臣稱他為「陛下」。

好不容易等到金人回國了,張邦昌才覺得鬆了一口氣。他隨即大赦天下,並打算還政於趙氏,擁立康王趙構為帝。有人勸他不要這樣做,因為他已經是皇帝,如今是騎虎難下,但張邦昌整日坐立難安,還是決意要還政。

就這樣,康王趙構正式即位,是為宋高宗,南宋建立。張邦昌當上皇帝以後,一直堅持為臣而非為君的禮制,為徽、欽二宗送行時,他傷心欲絕,涕淚俱下。後來還政給趙構,在還政當天,張邦昌也是「伏地慟哭請死」,雖說有保命的意圖,但也算沒有僭越其大宋臣子身份。加上當初與金人議和,他和宋高宗已經建立了友誼,那麼為何最後還會被宋高宗處死呢?

宋高宗即位後,立刻就啟用了主戰派的李綱,而李綱復出第一件事,就是彈劾張邦昌。但宋高宗念在張邦昌有還政之功,便沒有傷他性命,只是將其貶為節度副使。不過在宋高宗心裡,還是對張邦昌心存芥蒂。

當初張邦昌為皇帝期間,宋徽宗後宮的十餘名女眷,曾被賜給他為妃,其中靖恭夫人李春燕,更是成為偽楚政權的皇后。張邦昌還政後,李春燕自然不再是皇后,可二人感情還在。

有一天,張邦昌和李春燕相聚,後者更是露出雙臂,躺在李邦昌懷裡。兩人雖然約定今後不再見面,但分別時,李春燕還是親自將張邦昌扶上車,又讓自己的乾女兒陪侍。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yR-TAXUBeElxlkkabl8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