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滿堂兒女,當不得半席夫妻」,啥意思?為人子女不妨看看

2020-12-09     王春秋史

原標題:俗語:「滿堂兒女,當不得半席夫妻」,啥意思?為人子女不妨看看

導讀:

在封建時期,女子想要再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特別是那些嫁到皇親貴族的女子,地位更是底下,如果丈夫突發變故離開人世,有時甚至連當寡婦的資格都沒有。但是到了近代,男女平等,對於離異或者喪偶的女人和男人來說,完全可以選擇再婚。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選擇再婚的人或多或少都會遇見很多的阻攔,比如子女的不同意,家長的不同意等等。有一句俗語是這樣說的:「滿堂兒女,當不得半席夫妻」,怎樣理解這句話呢?有沒有道理?

滿堂兒女,當不得半席夫妻

指的是再多的兒女,也抵不上夫妻之間的關懷和體貼。還有一種說法:

「滿堂兒女還不如半路夫妻,」

同樣的意思,都是針對已經離異、喪偶的女性或者男性。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少年夫妻老來伴」

,在少年時期需要的夫妻一同努力,營造一個完美的家庭。但是在夫妻年老之時,最需要的是老伴或者說是陪伴。

俗語說:

「再多的兒女也抵不上半路夫妻」,

不可否認這種說法有些勉強,因為子女在父母心中的地位永遠排在第一,與現在的單親家庭相同。在很多單親家庭中,單親母親是孩子唯一的依靠,而孩子同樣也是單親母親唯一依靠。但是孩子終會有成家立業的時候,這個時候的子女同樣也要為自己的家庭而努力,而子女和父母雙方的接觸逐漸減少,沒辦法時時刻刻陪伴在父母身旁,這是有個老伴就顯得尤為重要。正所謂:

「人到晚年,還是老伴親」

在《醒世婚姻傳》六十四回中:

白姑子對著素姐們道:

「常言說得好:

『滿堂兒女,當不得半席夫妻』,這一連幾夜,倒是我們也還有輪替打盹的時節。

這狄大哥真是那至誠君子,從晚跪在佛前磕頭禮拜,不肯住一住兒,真是夫妻情重!

其實很多時候都是如此,子女因為自己的家庭原因或者其他原因,父母生病時無法在第一時間陪伴在身旁。而往往都是自己的老伴時時刻刻陪伴在身邊照顧起居。所以對於離異或者喪偶的人來說,子女成家立業後,找一個老伴還是很重要的。

再婚會面臨什麼困難

子女成年後,單親的父母如果再婚會面臨是什麼困難?我個人認為最主要的困難就是子女不同意。

這裡的半路夫妻,與我們現在看見的二婚有一些不同,首先,子女均已經成家立業,其次說出發點是陪伴,但是很多時候,子女不同意,卻成為了最大的困難。首先與子女的相處問題,因為一個家庭中突然出現一個陌生人,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需要慢慢熟悉。這也是很多子女牴觸的原因。其次,很多時候子女普遍認為,自己能照顧好自己父母,所以很牴觸這樣的情況出現。小編個人認為,針對這種情況,子女應該尊重父母的決定。因為父母老了以後最需要的就是陪伴,但是作為子女,很多時候身不由己,無法時陪伴在父母身旁,而人的年紀越大越怕孤單,所以這時的父母有個老伴是很重要的。對此你怎麼看呢?

(本文僅代表小編觀點,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_2K_RnYBdHeNs4oxdLY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