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網高校頻道4月8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李曉春)「謝謝離退休工作處的幫助,再也不用擔心因為出不了門買不到藥了。」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離退休工作處工作人員黃文浩手中接過藥品和醫療卡的離退休職工徐德錄連聲道謝。交待完相關事宜,黃文浩又忙著聯繫另一位老同志、繼續送藥……
從2月3日起,這種溫馨感人的畫面每天都在離退休老同志居住的封閉管理小區上映。面對3278名離退休職工的大群體,離退休工作處全體工作人員和離退休5個黨總支、25個黨支部將老同志的個性化需求放在心上,把愛老敬老為老的責任扛在肩上,持續開展的親情服務讓疫情防控更有「溫度」。
用心用情用愛服務老同志
「喂!您好。我是西農離退休工作處工作人員宋宏偉,今天老同志所需藥品名稱、數量及居住的小區已發簡訊給你,請儘快備藥,下午五點請一定給老同志送藥到小區門口,結算方式還是見藥付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校區服務中心值班人員每天將老同志購藥需求發送到藥店,下午5點左右,老同志各自在居住小區門口收到藥店上門服務送來的藥品。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校26位老同志因病去世,工齡22年的老黨員陳肇曦一如既往做好老同志身後事。老同志去世後,他第一時間與家屬聯繫,告知學校喪事處理規定,幫助辦理喪事,遇到人手不足,他與校區工作人員主動搬送遺體下樓,一路護送到殯儀館。「感謝學校!感謝離退休工作處!感謝陳老師!父親不幸去世是我們全家的不幸,但是學校暖心的後事服務料理讓我們很感動。」大年初一,去世離退休職工家屬發給離退休職工黨委副書記劉庚軍的簡訊,代表了家屬們的心聲。
1月30日起,按照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離退休處在楊凌的所有工作人員全員上崗,加班加點完成了3278名老同志信息摸排、匯總、統計、上報工作。截至3月27日,為老同志完成代買米麵油菜、藥品、天然氣等生活必需品940餘人次,為居家隔離的188位老同志及家屬送去體溫計、口罩、消毒液等360件。
「一對一幫扶」關愛睏難老人
近90高齡的李克希老師平時一人在新農村獨居,由北校區第一黨總支第七黨支部親情服務隊隊員盧琴英負責聯繫。疫情期間,盧琴英為老人聯繫超市送貨上門,方便老人生活。李老師去校醫院看病時,親情服務隊隊員楊樹忠全程陪同。李老師女兒專程從外地發來感謝信,感謝盧老師等親情服務隊員的熱忱幫助,使父親感受到黨的溫暖和關懷,感受到學校大家庭的關愛。
北校區第一黨總支第八支部黨員黃森,突如其來的疫情把他和剛出院半年居住在西南區的愛人分開,他既要照顧東南區96歲的老母親,還時刻惦記多病的妻子,家事忙得不可開交。即使這樣,仍然服從大局,擔任西農校區第八組管理員,打電話、統計人數,認真負責完成親情服務各項工作。
結合學校老同志人數眾多、居住分散的實際,離退休職工黨委構建起包括老人子女、離退休處工作人員、老同志在內的三級服務網絡體系,建立結對幫扶小組,開展親情服務。本著就近、方便原則,各支部黨員與所屬片區的18名孤寡老人、172名獨居老人和1202名空巢老人開展「一對一幫扶」,黨員聯繫群眾1050人。用離退休職工黨委書記劉曉正的話說:「政治上關心,讓老同志思想常新;生活上關照,讓老同志生活常安;精神上關懷,讓老同志晚年常樂。」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親情服務隊充分發揮黨員聯繫群眾、結對幫扶、鄰里互助作用,配合工作人員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管理服務、心理疏導及每日健康信息報送工作。親情志願服務隊成員、新退休職工黨員樊武安連續多日為老同志外出購買藥品……等等,像這樣主動請纓為老同志服務的退休職工很多。
「暖心」服務打造黨群「魚水情」
「喂!楊凌示範區120嗎?植物所家屬區2號樓有一名離退休職工家屬突發疾病,請儘快救治……」直到120救護車及時救治,確定患者無生命危險後,一直守護在旁的北校區直屬第一黨支部支部書記、愛心服務隊隊員周漢平,支委、愛心服務隊隊員卓建斌兩位老同志及離退休處工作處工作人員杜長軍心裡石頭才落了地。
疫情期間,離退休工作處成立了76個疫情防控工作小組,由支部書記、副書記、支部委員、黨小組長、聯絡組長每日用電話、微信開展「愛心連線」「暖心」服務和健康打卡,幫助老同志購買生活必需品,打電話和他們聊天、進行心理疏導,耐心細緻做好宣傳解釋工作,引導大家理性應對疫情,讓離退休職工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和關懷。
張桂英積極配合北校區第一黨總支第三黨支部、第三防控防疫組夜以繼日做好健康打卡、統計疫病、對隔離人員的親情服務等工作,得到片區退休職工的交口讚譽。現已被離退休黨委確定為發展對象,按照火線入黨通過了組織部審查。
親情服務隊成員、81歲的張紹華充分發揮長期從事宣傳思想工作的優勢,及時向老同志推送權威、真實的疫情動態和防護知識,引導老同志不傳謠、不信謠、不轉不實之信息,為穩定離退休職工居家抗擊疫情發揮了積極的宣傳引導作用。他對做好親情服務深有感觸:「親情服務就是要把幫扶對象當作自己的親人,不僅是生活關照,更多是精神關懷。這樣,黨群關係才更密切、更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