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證先鋒4》:主角平均年齡超過50歲,TVB真是缺人了

2020-02-19   山鬼光影

2006年,由歐陽震華、林文龍主演的《法證先鋒》開播。劇集借用一個接一個的案件,將懸疑、正邪、情感交匯在其中,讓洞察力驚人,憑藉細節識破真相的「高彥博」,集美麗幹練於一身的「梁小柔」等主角,與事件相互成就,成為經典的同時促生了「法證系列」。

第二部於2008年開播,第三部開播於2011年。

時隔8年之後,「法證系列」第四部終於與觀眾見面。雖然豆瓣7.3的開分並不算低,但在該系列中卻成了吊車尾。



概括來說,《法證先鋒4》口碑不盡如人意,主要體現在以下4方面。

其一、網劇濾鏡

與內地劇喜歡用高光、美艷濾鏡來營造唯美、浪漫感不同,港劇更注重生活味、真實感。

但《法證先鋒4》卻出現了前三部未曾有過的濾鏡感,無論是寬敞、潔凈到產生「科幻感」的法證室,還是主角們更加時尚、豪華的家居環境,都讓人覺得沒有過去那麼接地氣,有了一種「懸浮感」。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濾鏡效果還算「克制」,沒有讓場景、人物被高光模糊到完全失真。


其二、沒有街邊實景,少了港劇原味

港劇因為環境所限,相同的地域在不同的劇集中屢屢出現,但街巷、餐廳、酒樓、大廈、公寓這些充滿市井感的建築,成了港劇最大的特色之一。

但《法證先鋒4》已經播出的兩集中,場景只在劇團內部、道具間、法證室、辦公室、會議室、家裡轉換,外景寥寥、幾等於無。

有觀眾便說「看了第二集,終於知道為什麼看起來奇怪」,因為「劇情都是專門場景化,室內或者特定街上,連真實街邊場景都沒有,有種不現實的感覺。」


其三、破案缺乏細節,全靠強行推進

「法證系列」的最大看點之一,就是主角們見微知著,從細節中發現真相的能力。《法證先鋒4》卻將破案的重點,放在了進一步升級的高科技設備上。

故事開篇,劇團便接連發生兩起命案——「丑角」演員靚少寶在演出錄製過程中吐血倒地,送醫後不治身亡;劇團總監龍耀中在休息室被殺,頭戴道具虎頭、雙手被反縛。


隨後,警察接報後趕到現場,藉助三維掃描儀等一系列高端科技,對現場展開取證調查。不僅玻璃、手機上的細微痕跡無可隱藏,連血跡的落地時間都能現場出分析結果。

一個字,炫!

僅從這一段來說,《法證先鋒4》還是很有吸引力。但是隨著劇情推進,觀眾發現不僅故事節奏很快,情節幾乎是跳著前進,過程缺乏相應的邏輯推理,而是靠著又又發現了什麼證據,讓大家集中在一起開個會、或者某個人觸景有感靈光一閃,就發現了案件的重要線索。

鋪墊不足、過程欠缺說服力,破案全靠一張嘴,觀眾也就失去了跟著劇情走去發現真相的動力和成就感。

其四、選角失敗

「法證系列」前三部的成功,除了劇情精彩之外,演員是關鍵。

不管是前兩部的歐陽震華、林文龍、佘詩曼,還是第三部的黎耀祥、張可頤、胡定欣,都是深受「港劇迷」喜歡的熟面孔、實力派。

但是《法證先鋒4》全員大換血,而譚俊彥、朱晨麗、黃浩然則被指「配不上法證先鋒」。


作為狄龍的兒子,譚俊彥是妥妥的「星二代」,可是無論顏值還是表演功力,卻遜色於其父親多矣。從2001年出道至今,從青春正茂到人已中年,譚俊彥的演技始終維持在「固定」水準。

黃浩然雖然表演上尚可,但個人特色並不鮮明,而且缺乏足夠的「鎮場」能力。簡單來說,就是做配可以,做主角壓不住場。

其他像朱晨麗、李施嬅、湯洛雯,從形象到表演再到台詞,都不能與曾經的佘詩曼、張可頤等人相比。


或許劇方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才請來了米雪、謝賢這樣的前輩藝人,又找來了張文慈、陳煒做配。

從播出部分來看,米雪除了台詞配音上存在著節奏問題外,對人物的情緒變化掌控尚佳;謝賢出場掌摑米雪那場戲霸氣十足,但也遠不能與巔峰時期相比,而配音同樣成了人物的減分項。


張文慈背著「兇手」的焦點,出場戲份卻並不多;陳煒的「奎茵姐」大多時候都在操作取證,功能性太強,情感性太弱。

而且,歲月流轉、時光無情,84歲的謝賢,65歲的米雪,40歲的譚俊彥,49歲的張文慈,47歲的陳煒……只有33歲的朱晨麗、湯洛雯,39歲的李施嬅等,還勉強能與前三部的女主們打平。

所以,即使再有情懷濾鏡,但「法證4」的主演們平均年齡超過50歲這一點,仍然是看劇時無法迴避的硬傷。

曾經的TVB星光璀璨、佳作頻出,近些年卻逐漸走了下坡路,很少再有大製作、高質量的經典作品。

究其原因,缺人是最重要的一點。

曾經的台柱子們或是年華老去,或是離巢發展,後來的新人接不上力,導致青黃不接、風光難續。

這一點,哪怕僅僅是拿《法證先鋒4》做例子,都能得到很好的證明。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TVB自己尚無回天之力,圈外人也只能發一聲長嘆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