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關注「黑貓的廚房」的人,怎麼吃都不會胖!
客家菜,也叫東江菜,與廣州菜、潮州菜並成為廣東三大菜系,客家菜保留得比較傳統和原味的地區集中在河源、梅州兩地,而做法都以煲、釀為文人食客口碑見長,尤其是各種砂鍋菜,一年四季搭配的食材特別多。客家人好客、熱情,在客家人的宴席上,有著「無菜不成釀,無釀不成席」的說法。可見,客家人的各種「釀」菜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要說客家人的釀菜,多以豆腐釀和蔬菜釀為主,豆腐除了平時常用的南豆腐,還有油炸豆腐、豆泡等,而蔬菜釀的食材選料就更多了,常見的有苦瓜、茄子、辣椒、蓮藕等,什麼蔬菜當季,客家人都能把它物盡其用的填入自家人喜歡的肉餡釀製,或煎或炸或燜,烹飪手法也各有不同。我很喜歡吃客家菜,包括身邊許多朋友甚至是外地來廣東遊玩的朋友,我都會帶他們嘗一嘗特色客家菜。嘗過客家菜的朋友們對各種釀菜都是一見鍾情地喜歡。所以今天來分享這一道經典的客家傳統釀菜—釀辣椒。
做客家釀菜,調餡兒是關鍵,市場上一年四季都能買到的辣椒,和肉餡搭配,就能做出這道風味獨特,讓人忍不住吃兩碗飯的經典客家菜,花2分鐘時間碼起來吧!
食材:菜椒1斤,鯪魚糜400克,蔥花適量,澱粉、油、蚝油、生抽適量,鹽少許。
具體步驟:
1. 選用新鮮的較飽滿硬實的菜椒,手掌般長短,這種辣椒最適合用來做這道菜,捏起來外皮稍硬,長度合適。
2.把菜椒清洗乾淨,對半切開,去掉辣椒籽。辣椒籽是辣味素的源頭,如果喜歡帶辣味的,可以保留少許辣椒籽。
3.鯪魚肉攪成肉糜(市場代處理好/自己用料理機多攪碎幾遍),加入適量的澱粉增加魚糜起膠的黏性,適量油、鹽調味,蔥花起去腥的作用,把魚糜順時針拌勻。
4.依次把腌制入味的魚糜填入切開的尖椒里,壓緊實。
5.不粘鍋加熱,倒入適量油,先把魚糜那一面朝下,小火煎至微黃。
6. 翻個面,再把尖椒皮那一面煎至微微起皺。半碗清水和澱粉加適量蚝油、生抽調味成料汁,倒入鍋中,讓釀尖椒更入味。蓋上蓋子燜2分鐘即可。
這一道釀尖椒的做法,同樣可以用在釀茄子、釀苦瓜上,做法和步驟一樣,客家人的這一道經典釀尖椒,您學會了嗎?
【小提示】:
如果買不到魚糜也可以用豬肉餡替代,只是魚糜更鮮美,豬肉餡最好3分肥7分瘦的,不會太油膩。
黑貓的廚房,美食專欄原創作者,圖文原創,盜圖必究!
與你分享每日家常菜和一日三餐的細枝末節,認真生活,好好吃飯!